精彩书摘:
《先秦商人研究》:
商人地位的提高,与贵族、士人等其他社会阶层转而为商者密不可分。这一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逐步变革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除了商人可以参加军队以外,贵族、士人、平民阶层中从事工商活动也屡见不鲜。李学勤曾详细考证《鲁方彝》铭文后指出,器主齐氏名鲁,为齐国公族,推测为齐乙公得之子,齐生鲁身为齐国公族,齐乙公得之子,而从事商贾之事,获利颇多,齐有事商的传统,贵族也多有参与商业活动的,也就是说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中也有贵族身份的。早期随桓公东迁的应属官贾,是平民阶层,国家允许自由经营后身份上并无太大变化。又据《国语·晋语》载,“绛之富商,韦藩木楗以过于朝,唯其功庸少也”,其中“韦藩”就是车厢的外形前后只能用皮革做屏障。上面盖以“木楗”,即用木板制成的盖子。但其在外面交际的过程中则是“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无大绩于民故也”。不但服饰华美,而且可以交游列国诸侯。可见富商大贾他们在国家朝廷上虽不见尊贵,而在社会上却占很高的位置。子贡、陶朱公皆经商致富,均属新兴的自由大商人,而且子贡曾学于孔子,后又在卫国做官,其身份是士大夫,比平民略高,范蠡弃政从商的情况也属贵族士人经商。这一部分士人的加入给商人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商人身份更加多样,商人地位更加提高,同时也反映出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之际,士阶层中的一部分人放弃传统入仕的观念,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经商,通过别的途径去追求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些新生力量融人商人行列不仅提高了商人阶层的素质,而且扩大了商人的影响,使这一时期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各阶层职业的变化流动和商人参与社会事务、政治事务的日益频繁,均可说明商人地位的不断提高。也正如乔健先生所说,春秋时期民众在政治生活中极高的地位和作用,也与民众自身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意识的存在关系密切。社会各阶层的人不但能够各司其职、各守其份,而且在国家危难之际都能挺身而出,实属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
春秋之世商人地位的提高,也与这时商人活动的环境比较宽松及各国对工商业的发展持一种积极的鼓励态度密不可分,因此未见有抑商之举和歧视商人的现象。最典型的是郑国商人与官府建立了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使商人有了很大的自由,商人利益始终得到政府的保护;另一方面官府从这种关系中获得了商人阶层的支持,巩固了政权,桓公与商盟誓、弦高智退秦师就是明证,这也是郑国商人与其他国家自由商人的不同之处。徐复观指出,春秋时期,郑国商人不但活动范围广泛,“且直接与卿大夫相来往,与本国的政治密切相关连,更涉及各国间的政治活动。这里面,实含有经济势力,代替封建下以宗法中的身份来决定地位的重大意义。郑因地理关系,商业活动特为显著,其他各国,当然同样有商业上的发展”。此论揭示了郑国商人地位变化和商业发展的密切关系,值得肯定。
齐国历来都有重商的传统,开国封君姜太公早年曾在朝歌经商。但因齐国自然环境的限制,很难发展农业,姜太公便因地制宜发展商业,遂使齐国民富国强,奠定了齐国的大国地位。桓公当政时,名相管仲早年和鲍叔牙曾一起经商,后来在齐大力发展商业,使齐成为一霸。可见管、鲍早年的商人身份并未对他们的仕途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反而更有利于商业贸易政策的实施。非但如此,齐国也无鄙视商人的观念,桓公任用的另一重臣宁戚也有经商的经历。宁戚原是卫国的普通商人,后来成为齐国的大夫,关于他的传奇人生多有记载。《吕氏春秋·举难》中记宁戚生活贫穷,虽为一小商却胸怀大志,曾驾牛车从卫去齐做买卖,住在城外的旅店,夜起喂牛之时巧借桓公开城迎客之机入宫,敲着牛角唱着歌向桓公推荐自己,遂使桓公发现他非同一般,并决定召见。宁戚向桓公陈述治理国家和经略天下的大计,桓公极其赏识并欲委以重任。但有大臣阻挠说宁戚乃卫国人,不知底细,应派人调查清楚再任职,但桓公排除异见重用了宁戚,长期担任齐国大司田。诸如宁戚这种多才多艺且富有政治谋略和远见的商人,在春秋列国的舞台上不是个例,足见商人没有因其身份而受到歧视。
……
作者简介:
强进前,甘肃静宁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现为中共平凉市委党校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内容简介:
“礼”是春秋时代政治规范的核心要素,“礼”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是政治权力非绝对化条件下各种政治势力在遇到问题和分歧的时候需要“讲道理”,春秋也因之而成为古代中国仅见的人们在政治实践中普遍“讲道理”的时代。“讲道理”与暴力强制和功利追求正相对待,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作为“道理”核心内容和“讲道理”基本依据的“道义礼信,在当时的地位,显见超出于富强攻取之上。此乃春秋史与战国史绝然不同处”。在古代中国“功利”与“实力”和“暴力”往往密不可分,因为追求现实功利往往需要拥有实力和行施暴力,而“实力”和“暴力”又必然以追求功利为最终的归宿。把国家的各种资源全部集中于专制君王的掌控之中,在短期内无疑是追求“富国强兵”等功利目的的“国家”提升其实力和行施暴力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所以君主专制体制的形成与对“功利”“实力”和“暴力”的崇尚密切关联。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商人及商业的产生
第一节 商贾辨名
一、商名演变
二、商贾之辨
三、市与商贾
第二节 商人与商业
一、商人的产生
二、原始的物价
三、货币的出现
四、商业的形成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商人
一、“工商食官”辨
二、西周时期的赋税
三、西周时期的物价
四、西周时期的官商
五、西周时期的私商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商人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官商
一、“工商食官”解体说辨正
二、春秋时期的市官
三、春秋时期的货币
四、春秋时期的赋税
五、春秋时期的物价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私商
一、私商兴起的原因
二、私商的来源
三、私商的管理
第三节 商人的分布地域
一、郑国
二、齐国
三、鲁国
四、晋国
五、楚国
六、吴国
七、越国
八、秦国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商人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官商
一、战国时期的市官
二、战国时期的货币
三、战国时期的赋税
四、战国时期的物价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私商
一、私商的来源
……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的生活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的地位
第六章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