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

售价 降价通知
市场价 ¥43.08
会员等级价格
  • 上架时间
    2022-04-16
  • 累积评价0人评价

  • 累计销量

  • 赠送积分30

  • 数量
    减少数量 增加数量   有货
平台自营
商家名称:
标准查询网
客服邮件:
2591325828@qq.com
客服电话:
010-62993931
在线客服: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微商城

推荐精品

同类品牌

最近上新

  • 商品名称:读心: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
  • 商品编号:12596440
  • 品牌:
  • 上架时间:2022-04-16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导论:他心之谜

读者或许会好奇:“为什么把人们彼此隔离开来会让他们失去‘心灵’(mind)?”难道我们的心灵生来就是为社会互动(socialinteraction)服务的?换言之,与他人分享心理活动是心灵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甚至是心灵“如其所是”的必要条件吗?带着这些困惑,我们可以开启探索读心的跨学科旅程了。

自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提出心灵私有的身心二元论主张以来,自我如何通向他人心灵就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他心问题(problem of ther minds)。这一问题在当代心灵哲学的十二个难题中仅次于身心问题(bodymindproblem),位列第二(Searle,2005),自提出以来一直困扰着哲学家。这一问题最初询问的是:如何证明我心以外存在他心?随后,它被转换成询问与读心(mindreading)有关的问题:在日常社会交往中,我们能否理解自己以外的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图、愿望、信念等)并预测他人的行为?其基础、根据、途径、性质和过程等又是什么?虽然这种转换淡化了怀疑论的意味,增强了自然主义的色彩,但围绕这一问题的探索与争论一直是英美分析哲学内部的热门话题。20世纪30年代以来,继承分析哲学传统的当代心灵哲学在他心问题的研究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引领了认知科学的读心研究(Nichols &Stich,2003;Carruthers,2009)。

几百年来,在哲学界和心理学界围绕这个话题,以洛克、休谟、罗素、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各种学派和思想家纷纷提出各自的见解。现代心灵哲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全面的讨论,并提出许多解决方案。然而,“虽然哲学史上对我心如何通向他心的追问拥有漫长的过去,但以常识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兴起为代表来系统回答有关理解和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问题却只有短短四十年的历史”(陈巍,2010,p.85)。

需要明确的是,常识心理学并不是一种心理学的取向或分支,也并不是在理论上脱离约束(theoreticallyuncommitted)的关于心理的通俗表述,而是我们对人类心理学的一种常识理解,这种理解可以解释我们理解他人并与之互动的能力(Carruthers&Smith,1996;Goldman,2006)。拉特克利夫和赫托(Ratcliffe& Hutto,2007,p.2)进一步指出:“对常识心理学而言,已被认可的智慧可以浓缩成两个主要假设:清楚那些需要借助组成不同命题态度(propositional attitudes)的原因来解释的行为;这种活动主要关注对行为的预测和解释。”雅各布森(Jacobson,2010)更是直接将常识心理学视为一种关于行为如何被合理解释的理论。比如,“小明去超市买橙汁”意味着小明去超市的行为是由他对橙汁的愿望诱发的,并且他相信到超市去能够买到橙汁,满足自己的愿望。当然,常识心理学广义上包含对自我与他人心理状态的归因和行为预测,狭义上则更多地涉及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归因和行为预测,即“人际理解(interpersonalunderstanding)以及这种理解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的角色的能力”(Herschbach,2008,p.34)。这就使得常识心理学与他心问题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阐释常识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心理状态进行归因并对他人行为作出解释和推测时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试想以下两种情境:(1)小明喜欢清晨去体育馆,但是他忘记了每一体育馆是闭馆的,因此,当他来到那里后发现体育馆没开,就只能直接回去睡觉了。(2)小明经常在清晨去体育馆,但是当他今天早上来到那里时却发现体育馆没开,因此他直接回去睡觉了。这两个句子都描述了相同的物理事件序列,并都允许对小明的后续行为进行预测,然而句子(1)提供给了关于小明内在心理状态的额外信息,这将帮助我们去预测他将会对忘记体育馆周一闭馆的事情感到恼火,并对无法锻炼感到失望。尽管句子(2)也允许作出同样的假设,但是依然存在许多其他的解释,比如小明去体育馆可能仅仅是由于学校的要求,所以当看到体育馆关门时,他可能会感到一种解脱,并对可以回去睡觉感到高兴。因此,常识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和预测提供许多额外的启示。

在对他心问题的回答上,常识心理学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的解释模型,即理论论(theory theory)和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当前,这两种解释模型的争论已成为“认知科学哲学内他心问题复兴的催化剂”(Goldman,2013)。理论论将我们推测他人心理状态并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视为一种基于一定的理论及因果逻辑的推理能力,因此也被称为“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Premack & Woodruff,1978;Wellman,1990)。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心理学家开始涉足儿童理解并推测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领域的研究,常识心理学的这两种解释模型逐渐融入心理学领域。“心智理论”一词本身的含义也随之扩大。心智理论广义上已成为泛指儿童理解并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而狭义上则专指理论论。理论论和模拟论也可以称为心智理论的解释模型与元理论预设(metatheory of presupposition)或心智理论的理论(Apperly,2011)。三十余年来,心智理论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证与理论证据,并显示出极强的领域渗透与整合力,成为认知科学哲学的热门主题。不过,近年来在认知科学哲学内部又出现以“读心”(mindreading)这一术语来涵盖心智理论的趋势(Goldman,2009;Spaulding,2010;于爽,盛晓明,2011)。有学者认为,较之心智理论,读心是一种在理论上相对中立(theoreticallyneutral)的提法,既可以避免在该领域中对某些元理论(如理论论)的有利偏向,又可以囊括并允许各种理论对理解他人心理给出的不同假设,比如逻辑推理、模仿抑或其他认知过程(Nichols&Stich,2003;Apperly,2011)。

然而,虽然读心研究已经成为认知科学领域内探索他心问题的代言人,但这一领域的研究依然面临许多难题,如理论论的问题、模拟论的问题,以及二者争论的检验问题。

戈德曼(Goldman,2006)认为,是否存在这样一套能够为我们所共享并接受的有关心理概念的逻辑规则,这仍有疑问。假如人们的确具有这样一套规则体系也会因陷入无穷倒退而无法实现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归属,即通过与心理状态A1相关的心理状态A2或与外部事件的联系来完成对心理状态A1的归因,那么我们不得不通过与心理状态A2相关的心理状态A3来归因心理状态A2。即使可以实现这种归因,也必定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理资源。这有违日常经验中我们自动、迅速完成读心的事实。因此,理论论需要回答是否在所有社会交往情境下理论化的推理都具有普适性。

按照模拟论的理解,我们是通过基于自身情况的某种缄默的观点采择或移情式投射来获知他人心理状态并推测和解释他人行为。这种论调显然基于笛卡尔二元论:我们具有通向自我心理状态的特权,从而明确在某种心理状态下后续的行为事件,故当我们从他人那里观察到类似的身体事件时,就很自然地推论他是处于相关的心理状态中,并能根据这种心理状态继而推测并解释他的后续行为。事实上,早在维特根斯坦著名的“盒子里的甲壳虫类比”等思想实验中就对这种笛卡尔主义的心理现象私密性与第一人称权威性进行了严肃的批判。这直接导致模拟论的危机:如果这一自上而下(topdown)的沟通自我与他人的桥梁被拆毁,模仿本身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均不复存在,那么拿什么来推测他人心理状态呢?这个问题成为困扰模拟论者的“理论死角”。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日常经验生活中模仿的确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心理状态和行为,并给予解释和预测。另外,我们也必须承认就心智理论的起源而言,模仿能力早于理论发展。大量新生儿模仿研究证明了这一点(Meltzoff& Moore,1977;Meltzoff,2007;Slater,Quinn,Kelly,Lee,Longmore,McDonald,& Pascalis,2010)。因此,模拟论需要一种自下而上(bottomup)的机制来佐证其理论设想。

无论是理论论还是模拟论各自均有大量的行为实验证据作为支撑,但这些证据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甚至抵触。它们看似各自揭示了读心的“真理一角”,实际上却暗示了对读心核心机制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一些学者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推进读心的研究。(1)对日常生活不同情境下正常或特殊群体(如自闭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过程进行仔细的现象学描述和分析,以考察理论论的普适性和模仿的实现方式。(2)探索读心的脑与神经机制,以弥补单纯的行为实验之间的矛盾与抵触。例如,在不同的社会互动情境下探索读心过程中自下而上的模仿发生机制。(3)结合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论证理论论与模拟论孰是孰非或提供一条整合甚至超越二者对立的新路径,进而明确社会互动的实现方式。

然而,经常容易被忽视的是,来自英美分析哲学的对立阵营——沿袭欧陆哲学传统的现象学家也早就认识到理解他人问题的重要性。当然,基于本体论承诺与认识论上的分歧,他心问题在沿袭欧陆哲学传统的现象学家那里被部分地转换为交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问题。

在胡塞尔看来,关于事物、自我与他人的意识构成整个意识现象学的三大组成部分。他甚至宣称在《逻辑研究》出版后,除了系统论证交互主体性学说再无其他兴趣(倪梁康,2014)。最终,这些工作集中体现在胡塞尔晚年三卷本的《关于交互主体性的现象学》中。除此之外,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斯坦因、古尔维奇、舍勒与许茨等对交互主体性的反思也为他心问题遗留下丰富的现象学遗产。

近二十年来,伴随脑成像技术的不断成熟,神经科学家也表现出对读心问题的浓烈兴趣。事件相关脑电位技术(eventrelatedbrain potential,ERP)、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fMRI)、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TMS)、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等新兴的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手段,帮助神经科学家可以“看到活体脑的内部活动”,并借助心理学实验设计建立起与个体的外部行为与内在认知过程之间的科学关系。

上述英美分析哲学、欧陆现象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生物学、人工智能之间的对话、争论与交融,推动了社会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SCN)、机器人学(robotics)、实验哲学(experimental philosophy)、现象学的自然化运动(naturalizing of phenomenology,NP)的兴起。最终,引发了以“4E”为代表的第二次认知科学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跨学科的研究范式成为新的焦点,而最受人瞩目的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


作者简介:

陈巍,心理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社科联“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主要研究兴趣为哲学心理学、心理学史与认知科学哲学。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引17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7项。获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担任Psychological Reports、Frontiers in Psych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等学术期刊外审专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心理学新视野丛书”的第二种,书中尝试对读心(读心指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与周围各种各样的人进行社会交流或人际互动时要具备的一项普遍能力,即我们把一些心理状态归属给他人或自己的能力)进行哲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简要勾勒了读心研究在哲学史上的嬗变轨迹,着力描绘了当代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哲学图景中他心问题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第二章考察了心智的新科学,强调了认知科学范式转型。第三章详尽介绍和阐释了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重要发现的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第四章回顾了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内的“变色龙效应”系列研究,向读者展示生活世界中的读心是如何发生的。第五章阐述了自闭症与读心障碍。第六章结语阐述了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成果。本书对读心(社会认知)这一领域的发展,以及推动读心研究的深化、系统化均有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他心之谜 1

第二章 心智的新科学:认知科学的范式转型 17

第一节 第二代认知科学浪潮 18

第二节 现象学自然化运动的兴起 29

第三章 读心的巴别塔: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 37

第一节 镜像神经元与镜像神经元系统 39

第二节 动作理解与具身模拟论 52

第三节 共情与共享的多重交互主体性 65

第四节 语言理解与进化 74

第四章 变色龙效应与读心的双重机制 84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变色龙效应 85

第二节 读心的双重机制 97

第五章 自闭症与读心障碍 114

第一节 碎镜理论及其与自闭症的关系 116

第二节 偏向原理的钟摆:自闭症的共情系统化理论 126

第三节 互动理论的挑战:自闭症儿童是心灵盲吗 135

第六章 结语:超越读心——具身交互主体性 146

参考文献 158

后记 198


商品评价
  • 0%

    好评度

  • 好评(0%)
    中评(0%)
    差评(0%)
  • 全部评价(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 用户晒单(0)
售后保障
售前服务电话:010-62993931
售后服务电话:010-62993931
本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本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运费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
本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标准查询网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厂商,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厂商)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常见问题
下单后可以修改订单吗?

由本网站发货的订单,在订单发货之前可以修改,打开“订单详情”页面,若已经出现物流信息,则表示订单无法修改。

无货商品几天可以到货?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商品的到货时间:若商品页面中,显示“无货”时:商品具体的到货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您可以通过商品页面的“到货通知”功能获得商品到货提醒。

订单如何取消?

如订单处于暂停状态,进入“我的订单"页面,找到要取消的订单,点击“取消订单”按钮,若已经有物流信息,则不能取消订单。

可以开发票吗?

本网站所售商品都是正品行货,均开具正规发票(图书商品用户自由选择是否开发票),发票金额含配送费金额,另有说明的除外。

如何联系商家?

在商品页面右则,您可以看到卖家信息,点击“联系客服”按钮,咨询卖家的在线客服人员,您也可以直接致电。

收到的商品少了/发错了怎么办?

同个订单购买多个商品可能会分为一个以上包裹发出,可能不会同时送达,建议您耐心等待1-2天,如未收到,本网站自营商品可直接联系标准查询网在线客服。

如何申请退货/换货?

登陆网站,进入“我的订单”,点击客户服务下的返修/退换货或商品右则的申请返修/退换货,出现返修及退换货首页,点击“申请”即可操作退换货及返修,提交成功后请耐心等待,由专业的售后工作人员受理您的申请。

退/换货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退货处理周期(不包含检测时间):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7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各支付方式退款时间请点击查阅退款多久可以到账;
换货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15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
温馨提示

关闭
您尚未登录

用户登陆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