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研究

售价 降价通知
市场价 ¥41.90
会员等级价格
  • 上架时间
    2022-04-16
  • 累积评价0人评价

  • 累计销量

  • 赠送积分29

  • 数量
    减少数量 增加数量   有货
平台自营
商家名称:
标准查询网
客服邮件:
2591325828@qq.com
客服电话:
010-62993931
在线客服: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微商城

推荐精品

同类品牌

最近上新

  • 商品名称: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研究
  • 商品编号:12259413
  • 品牌:
  • 上架时间:2022-04-16
精彩书摘:

美国次贷危机、“雷曼迷你债”事件和我国频发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金融机构为追求营利不顾投资者的需求和经济情况,推荐或销售远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金融产品。故此,政府在资本市场建立了一种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根本目的事中监管措施——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内容包括金融机构承担的推荐或销售与投资者需求相匹配金融产品义务和自律组织、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履行的监管,以及相关投资者救济机制的配套。其中,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是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中的核心,其他相关的法律关系及配套机制都是围绕着落实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履行而派生的。
    在金融机构需承担适当性义务的业务和服务中,金融机构与投资者均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或信托关系。正是基于这种特殊关系,金融机构需承担适当性义务。纵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适当性规则,金融机构应承担了解客户、了解金融产品、适当性推荐、警示等义务。
自律监管组织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权是一种社会权力——自治权。它通过规则制定和对金融机构的监察与纪律处分监督金融机构履行适当性义务。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源于行政监管权。它通过法规制定和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行为的监察进行监管。
    为了防范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我国由政府推进投资者适当性义务法制化,在证券、银行、保险和信托领域都实行了投资者适当性义务制度。现有规则散见于具体金融产品、业务和市场的法规和自律性规范中,缺乏体系性。而且,确立适当性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效力层级普遍较低,多为监管部门规章或交易所、行业协会的自律规则,约束力有限。在实施层面,金融机构对适当性义务履行往往流于形式。在救济方面,由于缺少法律依据和非诉救济机制的不健全,投资者因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往往追诉无果。针对我国投资者制度的不足,我们需要重新构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首先,在立法层面,需要法律层面肯定和明确投资者适当性义务,将其法定化;其次,立法者和适当性义务履行者均需明晰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之基本内涵和适用范围,不宜混淆合格投资者制度与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再是,完善金融机构需承担的适当性义务内容,包括统一投资者的分类和科学建立客户风险评估机制、明晰了解的产品信息和完善产品评估机制、要求金融机构能以客户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全面履行适当性推荐义务;再次,强化自律监管者与政府监管者的协调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自律监管的灵活性和政府监管的权威性;最后,还需完善投资者权利的救济机制。在诉讼方面,投资者在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时,可以追究其侵权责任。在非诉救济方面,金融机构需优化内部投诉处理机制,提高效率。政府可尝试构建公平、专业且能极大保护投资者利益的FOS纠纷解决机制。

作者简介:

翟艳,女,博士,湖北文理学院讲师,执业律师。主要从事金融法和税法研究。在《政治与法律》,《法学杂志》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厅项目一项。参与国家、教育部等项目多项。

内容简介:

美国次贷危机、“雷曼迷你债”事件和我国频发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金融机构为追求营利不顾投资者的需求和经济情况,推荐或销售远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金融产品。故此,政府在资本市场建立了一种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根本目的事中监管措施——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本书即对该制度的讨论。

目录:

绪 言    1
0.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0.1.1研究背景    1
0.1.2研究意义    2
0.2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评析    3
0.2.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3
0.2.2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5
0.3研究思路、方法、内容    9
0.3.1研究思路    9
0.3.2研究内容    9
0.3.3研究方法    12
第一章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概念和理论基础    14
1.1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基本概念的界定    14
1.1.1金融产品的法律界定    14
1.1.2投资者的法律内涵    18
1.1.3投资者适当性的法律内涵    21
1.1.4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与合格投资者制度区别    22
1.2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理论基础    24
1.2.1代理理论(The Agency Theory)    24
1.2.2诚实信用原则(Good faith principle)    26
1.2.3信义义务理论(Theory of Fiduciary Duty)    26
1.2.4告知同意理论(Informed Consent)    28
1.2.5招牌理论(The Shingle Theory)    29
1.3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现实需求    30
1.3.1保护投资者权益    30
1.3.2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32
1.3.3确保交易实质公平    33
1.3.4提高交易效率    34
第二章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基本法律关系类型与立法模式    35
2.1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间法律关系类型    35
2.1.1证券公司与投资者之间法律关系    36
2.1.2理财业务中商业银行与客户间法律关系类型分析    42
2.1.3其他金融机构与投资者(客户)之间法律关系    43
2.2金融机构与自律监管组织法律关系类型分析    43
2.2.1行业协会与金融机构的法律关系    44
2.2.2交易所与金融机构的法律关系    45
2.3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关系    47
2.4投资者适当性义务法制化的两种模式    48
2.4.1内发型——从道德规范到法律的微妙转变    48
2.4.2外发型——监管法规(法律)的本土植入    51
2.4.3小结    53
第三章  适当性义务与权利    54
3.1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    54
3.1.1了解客户义务    54
3.1.2了解产品义务    60
3.1.3适当推荐义务    62
3.1.4警示义务    66
3.1.5其他适当性义务    67
3.2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    69
3.2.1交易知情权    69
3.2.2自由选择权    70
3.2.3公平交易权    71
3.2.4损害赔偿请求权    71
3.2.5信息告知义务    72
3.3自律组织监管权    73
3.3.1规则制定权    73
3.3.2监察与纪律处罚权    74
3.4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权    75
3.4.1法规制定权    75
3.4.2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监管权    76
3.4.3调查处罚权    77
第四章 违反适当性义务的法律责任    78
4.1违反适当性义务法律责任形式和内容    78
4.1.1民事法律责任性质之讨论    78
4.1.2行政责任之考量    84
4.2投资者适当性中投资者权利救济机制    84
4.2.1投资者的民事诉讼救济机制    84
4.2.2违反适当性义务非诉机制    89
第五章  我国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构建    94
5.1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立法现状    94
5.1.1投资者适当性义务法制化模式的选择    94
5.1.2多层次与多领域立法    95
5.2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实施现状    106
5.2.1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之履行    106
5.2.2金融监管职责之履行    108
5.2.3投资者权利救济机制之缺失    109
5.3对我国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完善    112
5.3.1适当性义务法定化    112
5.3.2明晰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之基本理论    113
5.3.3完善投资者适当性权利义务和民事责任内容    114
5.3.4投资者权利救济机制之构建    119
参考文献    124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34

商品评价
  • 0%

    好评度

  • 好评(0%)
    中评(0%)
    差评(0%)
  • 全部评价(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 用户晒单(0)
售后保障
售前服务电话:010-62993931
售后服务电话:010-62993931
本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本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运费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
本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标准查询网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厂商,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厂商)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常见问题
下单后可以修改订单吗?

由本网站发货的订单,在订单发货之前可以修改,打开“订单详情”页面,若已经出现物流信息,则表示订单无法修改。

无货商品几天可以到货?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商品的到货时间:若商品页面中,显示“无货”时:商品具体的到货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您可以通过商品页面的“到货通知”功能获得商品到货提醒。

订单如何取消?

如订单处于暂停状态,进入“我的订单"页面,找到要取消的订单,点击“取消订单”按钮,若已经有物流信息,则不能取消订单。

可以开发票吗?

本网站所售商品都是正品行货,均开具正规发票(图书商品用户自由选择是否开发票),发票金额含配送费金额,另有说明的除外。

如何联系商家?

在商品页面右则,您可以看到卖家信息,点击“联系客服”按钮,咨询卖家的在线客服人员,您也可以直接致电。

收到的商品少了/发错了怎么办?

同个订单购买多个商品可能会分为一个以上包裹发出,可能不会同时送达,建议您耐心等待1-2天,如未收到,本网站自营商品可直接联系标准查询网在线客服。

如何申请退货/换货?

登陆网站,进入“我的订单”,点击客户服务下的返修/退换货或商品右则的申请返修/退换货,出现返修及退换货首页,点击“申请”即可操作退换货及返修,提交成功后请耐心等待,由专业的售后工作人员受理您的申请。

退/换货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退货处理周期(不包含检测时间):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7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各支付方式退款时间请点击查阅退款多久可以到账;
换货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15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
温馨提示

关闭
您尚未登录

用户登陆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