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论卷)》是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核心成果,是数百位专家学者与各级官员参与研讨后的集体智慧结晶。《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论卷)》立足于国家利益与人民福祉,从全局与长远的发展视角,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所面临的形势、挑战和任务,系统诠释了社会保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相关关系,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与措施进行了宏观规划,从理论上厘清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目标、城乡一体化与均等化进程、经办机制与信息化建设、政府财政责任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同时,亦将有关军人保险、失业保险发展战略报告与战略研究进程纪实收入本书。
目录:
第一篇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报告)<br>导言<br>一、形势、挑战与任务<br>(一)当前形势<br>(二)面临的挑战与基本任务<br>二、理念、原则与相关关系<br>(一)坚守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理念<br>(二)切实遵循六项基本原则<br>(三)妥善处理六大基本关系<br>(四)着力实现五大政策体系的良性互动<br>三、战略目标、步骤与措施<br>(一)战略目标:公平、普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br>(二)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br>(三)战略措施:支撑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br>四、体制改革、政府责任与制度优化<br>(一)体制改革目标:决策体制、监督体制与实施机制分离<br>(二)政府责任重心:财政责任与监督管理<br>(三)制度优化取向:建设中国模式社会保障制度<br>五、基础建设、法制建设与配套改革<br>(一)重视基础建设:信息平台、收入规范、社会氛围<br>(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br>(三)积极有效地推进配套改革<br>远景描绘: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br>第二篇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br>一、中国进入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推进时期<br>(一)实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br>(二)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已齐备<br>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依据<br>(一)社会保障的国民待遇<br>(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br>三、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尝试<br>(一)“城乡对接”:江苏昆山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br>(二)“阶梯推进”:上海浦东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br>(三)“整体突破”:重庆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br>(四)“渐进统一”:广东东莞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br>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构想<br>(一)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目标<br>(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原则<br>(三)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特点<br>(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路径<br>(五)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手段<br>五、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方案<br>(一)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br>(二)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br>(三)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br>(四)社会福利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br>第三篇 中国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研究<br>一、我国现阶段基本社会保障的特征<br>(一)主要思想和实践回顾与分析<br>(二)基本社会保障的特征与意义<br>(三)基本社会保障与基本公共服务<br>二、均等化与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内涵.<br>(一)均等化的国际视角<br>(二)均等化的国内视角<br>(三)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内涵<br>三、现阶段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状况初步评估<br>(一)基本养老保险<br>(二)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br>(三)基础教育<br>(四)社会救助<br>四、结论与对策<br>(一)界定基本社会保障<br>(二)界定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br>(三)现阶段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状况<br>(四)主要对策与建议<br>第四篇 中国社会保障经办体制研究<br>一、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需求的基本判断<br>(一)社会保障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br>(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需求分析<br>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现状分析<br>(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情况描述<br>(二)社会保险经办能力不足的表现<br>(三)社保机构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br>(四)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br>三、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br>(一)改革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体制的必要性<br>(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br>(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两步走策略<br>(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措施<br>四、社会保险经办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br>(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公共性与独立化<br>(二)建设国家社保总局和三级社保机构<br>(三)打造网格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br>(四)完善社保公共服务的外包机制<br>(五)建设居民征信管理的操作平台<br>五、专业化养老保险经办体制的建设<br>(一)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设想<br>(二)中央统筹基础养老金经办体制<br>(三)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管理和服务<br>六、一体化医疗保障经办体制建设<br>(一)医疗保障是具有共性的公共品<br>(二)医疗保障机构应当具有适应性<br>(三)建立一制多档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br>(四)建立全民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br>七、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创新研究<br>(一)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的基本原理<br>(二)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分析<br>(三)关于社会保险税费征收体制政策建议<br>八、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组织建设<br>第五篇 中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研究<br>一、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br>(一)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br>(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br>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br>(一)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br>(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br>三、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br>(一)国家“十二五规划”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部署<br>(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br>(三)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br>(四)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实施原则<br>(五)社会保障信息化的重点任务<br>(六)实施步骤<br>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可行性论证<br>(一)指导思想<br>(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br>(三)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论证<br>(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br>五、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方案<br>(一)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积极意义<br>(二)现行医疗保险信息管理平台的运行结构<br>(三)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br>(四)医疗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难点<br>(五)医疗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br>第六篇 中国社会保障政府财政责任研究<br>一、社会保障财政投入背景与现状分析<br>(一)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政府所占份额的变化<br>(二)再分配中政府财政用于社会保障份额的变化<br>(三)政府社会保障财政投入的问题及其成因<br>(四)研究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意义<br>二、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理论分析<br>(一)有关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前期研究成果<br>(二)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内涵界定及其特点<br>(三)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影响因素<br>(四)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划分的理论基础<br>(五)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划分的原则<br>三、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国际借鉴<br>(一)福利型国家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br>(二)保险型国家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br>(三)市场化运作国家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br>(四)转轨国家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br>(五)发展中国家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br>四、社会保障财政责任划分与定量分析<br>(一)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划分<br>(二)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现实定量分析<br>(三)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定量分析指标<br>(四)社会保障财政责任30年预测分析<br>五、社会保障财政责任落实的对策<br>(一)加强理论研究,明确责任,立法规范<br>(二)统筹规划,系统设计<br>(三)抓住重难点,量化落实<br>(四)加强基础管理,建立社会保障预算<br>(五)改革完善公共决策机制与过程<br>第七篇 中国军人保险发展战略研究<br>一、军人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历程<br>(一)军人保险的发展历程<br>(二)军人保险的主要制度<br>二、发展军人保险的成就与主要问题<br>(一)军人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成就<br>(二)军人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br>三、国外军人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br>四、军人保险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原则<br>(一)军人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br>(二)军人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目标定位<br>(三)军人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br>五、发展军人保险的战略措施<br>(一)加强军人保险制度的法制建设<br>(二)促进军地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顺畅衔接<br>(三)健全军人保险资金筹集、管理和监督机制<br>(四)完善军人保险的管理体制<br>(五)加强军人保险的经办能力建设<br>第八篇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战略研究<br>一、成就、问题与挑战<br>(一)取得的主要成就<br>(二)存在的主要问题<br>(三)面临的挑战<br>二、国内外失业保险改革实践及启示<br>(一)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国际趋势<br>(二)国内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实践及评价<br>(三)中国须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就业保障制度<br>三、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的目标、步骤与核心任务<br>(一)战略目标<br>(二)第一步(2010-2012年):完善失业保险功能,修订<br>《失业保险条例》<br>(三)第二步(2013-2020年):基本建成城乡统筹的就业保障制度<br>(四)第三步(2021-2049年):实现就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br>四、相关政策建议<br>附录:四年历程: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进程纪实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