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中国新诗总系》1-10卷由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策划编辑,谢冕任总主编,以20世纪中十年为期分卷,前八卷为诗选卷,第九卷为理论卷,第十卷为史料卷。各卷编者分别为:姜涛、孙玉石、吴晓东、谢冕、洪子诚、程光炜、王光明、张桃洲、吴思敬、刘福春等。全书总字数约七百万字。全书各卷有分卷主编撰写的长篇导言,入选诗歌、论文力求采取最初的版本、以正式发表的时间为准并注明原始出处,考虑到特殊情况,60年代卷和70年代卷可以按实际写作时间而不以出版时间为准。除个别卷之外,“总系”改变历来此类书按作者姓氏音序、笔划等排列的惯例,坚持按选诗的内容分类编目。选入诗作以艺术和审美水准为第一参照,兼顾其文学史价值,即“好诗主义”和“时代意义”综合考量的原则。“总系”是迄今中国最完备、最丰富的新诗典藏。“总系”出版之前,各分卷导言单独结集,在由洪子诚主编的“新诗研究丛书”中,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新诗研究丛书”去年还出版了新诗研究者、北京大学教授吴晓东的新诗论集《二十世纪的诗心》。
《新诗评论》2010年第一辑“观察与言论”栏刊发了诗人、批评家姜涛的论文《巴枯宁的手》,作者从萧开愚的《下雨——纪念克鲁泡特金》一诗的解读开始,引申至归纳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几种看风景的方式及其所蕴涵的诗学姿态与身份政治,认为中国诗人在把“历史风景化”以及“历史个人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对现实利害关系的超越,意味着甩脱历史担当后的轻逸。对文本进一步的探讨使作者触及曾一度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影响很深的无政府主义传统,同时分析了萧开愚对传统儒家理念的偏爱,由此,作者考察到诗人对两极化政治模式加以区分的理想:“一边是精英的政党和专业知识分子,一边是可以通过口号与传媒操纵的芸芸众生。他的理想不仅是反集权的,也是反抽象的形式民主和普遍性,他的自由主义是被传统经验过滤过的,他似乎更看重某种地方性中生发出的政治可能。”作者观察到萧开愚所体现的“一种对于有限的公共生活的兴趣,一种对于与他人休戚与共的生活的可能性的思考,一种可以共同执守的信用价值的发明”。接下去,作者回到当代诗所面临的具体现实之中,借萧开愚的写作所呈现的可贵的尝试,批评了当代中国诗人在告别历史后渐趋保守的困顿,同时探讨当代诗政治性的可能,“或许更为重要的,是怎样看待诗歌的位置,怎样重构它的社会场域,怎样置身于现代中国的历史当中思考语言的可能性,怎样在‘成人’的仪式之后仍保持主体真实‘触着’的问题”。作者将论题引申至对于当代文化公共性的新的期待之中。在孙文波主编的《当代诗》第一期中,姜涛的另一篇论文《浪漫主义、波希米亚“诗教”兼及文学“嫩仔”和“大叔”们》,是从不久前《新诗评论》上刊发的诗人王敖与诗人西川之间的一场有关“浪漫主义”的论争所引申的写作。与论争双方偏重于比较东西方浪漫主义传统,中国诗人对浪漫主义吸收特点及估计的讨论不同,姜涛把西川文章中涉及而王敖的,批评中忽略的问题——“浪漫主义与诗人形象的关系,以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所谓‘徐志摩的浪漫主义’、‘文学青年的浪漫主义’,如何依旧制约、塑造着诗歌的自我想象及传播、接受模式”——接过来,加以讨论,指出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始终存在的“文学青年”这个群体及其特征流变。正是这个群体在五四时期吸收了欧洲的浪漫主义并借此发展出一种“波希米亚‘诗教”’:“这样的‘天才观’、‘想象观’、‘创造观’,产生于对近代社会机械原则的批判,由此引申的‘诗教’,则将注意力不断引向诗人自身,因为诗歌的价值在于创造上述完整有机的人格,它最大的奥秘也存在于主观想象力之中。”这种“诗教”在20世纪早期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知识分子来讲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总是缺少一种不断成熟、可以不断包容他者的能力”。
……
内容简介:
《新诗评论(2011年第1辑)(总第13辑)》主要内容包括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媒体化、2010年中国内地诗界回顾、商禽研究专辑、进入事物内质的代价、外面逃亡,里面超脱、兵此一生——我读商禽、张枣研究专辑、重释“伟大传统”的可能与危险、护身符、练习曲与哀歌:语言的灵魂——张枣论、仍有一种至高无上——张枣诗中鸟意象的变形记、文学史现代性秋夜、张枣生平与创作等内容。
目录:
观察与言论
中国当代诗歌的媒体化
2010年中国内地诗界回顾
商禽研究专辑
进入事物内质的代价
外面逃亡,里面超脱
兵此一生——我读商禽
张枣研究专辑
重释“伟大传统”的可能与危险
护身符、练习曲与哀歌:语言的灵魂——张枣论
仍有一种至高无上——张枣诗中鸟意象的变形记
文学史现代性秋夜
张枣生平与创作
诗人研究
质朴诗的未来学——读陈舸诗集二种
论“房山想象”对中国第三代诗歌美学的省思与调校
许世旭纪念专辑
那盏灯永远亮着——怀念我的韩国兄弟许世旭
怀念“三弟”许世旭先生
我心里一份永久的珍藏——怀念许世旭先生
访谈
诗歌的回音壁在哪里?——张真访谈录
翻译与接受
当代艺术的十五个命题——怎样不做一个浪漫
主义者?
著者、译者简介
编后记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