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殉道勇士:李贽传(精装)》:
李贽刚到北京任礼部司务时,便听说南京有个叫焦竑的青年才俊,年纪虽轻,但学问不小,李贽一生都在求“胜已之友”,自此开始心仪焦竑。礼部任上,即与来京的焦竑有一面之交,“余至京师,即闻白下有焦弱侯其人矣。又三年,始识侯”。哪知一晤即为知音,相识恨晚。“既而徙官留都,始与侯朝夕促膝,穷诣彼此实际。夫不诣则已,诣则必尔,乃为冥契也。……惟宏甫为深知侯,故弱侯亦自以宏甫为知己。”有道是卓吾何幸,有斯弟;弱侯何幸,有斯友。遂成莫逆。
此时李贽年四十有四,已由南而北,由北而南,几经宦程。此时小李贽十三岁的焦竑却因为科场不利,淹留未仕,困居故里。知己贵在互诉衷肠,在倾心相交中一切烦恼之事都可抛之脑后。自此,两人朝夕过从,相与论道,“穷诣实际”。李贽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焦竑则对孟子多有不敬之辞。这成为他们相互交往并建立起深厚友谊的牢固基础。这样心心相印的时光,前后长达数年,一直到李贽万历五年(1577)离开南京为止。
需要一表的是,焦竑少年成名,与其恩师耿定向的提携大有关联。从学说师承及所受影响来看,耿定向是焦竑介入阳明心学系统的导路人。焦竑尝自谓:“年少气壮,不可检柙”,“未知所向往”,幸遇耿师,复蒙史师开悟教导,“志始有定”。又说:“余幼好刚使性,……年二十有三,闻师友之训,稍志于学。”
焦竑十六岁入应天府学读书,获南直隶督学使者赵方泉赏识。嘉靖四十一年(1562),泰州学派学者耿定向督学江南,到任后,正学风、迪士类,建书院、聘师长,大力弘扬“良知”之学。受赵方泉举荐,得耿定向器重,以“国士”待之,以“良知之学”相规,又命其为崇正书院学长,甚至一度让其代为掌教席。焦竑因此成为耿定向的门徒,一时名声大振。所以焦竑一生不曾忘记耿师的知遇、奖掖、提携之恩。
《明儒学案》称其“师事耿天台(定向)、罗近溪(汝芳),而又笃信卓吾(李贽)之学,以为未必是圣人,可肩一狂字,坐圣门第二席,故以佛学即为圣学,而明道(程颢)辟佛之语,皆一一绌之”。
而《总目提要》中纪昀等则对焦氏友李贽、鼓狂禅,痛加抨击。
《焦弱侯问答》提要即云:“竑师耿定向而友李贽,于贽之习气沾染尤深,二人相率而为狂禅。贽至于诋孔子,而竑亦至尊崇杨墨,与孟子为难。虽天地之大无所不有,然不应妄诞至此也。”
《易筌》提要亦云:“是书大旨,欲以二氏通于易,每杂引《列子》《黄庭内景经》《抱朴子》诸书以释经。史称竑讲学以罗汝芳为宗,而善耿定向、耿定理及李贽,时颇以禅学讥之。盖不诬云。”《阴符经解》提要更云:“盖竑与李贽友善,故气类熏染,喜谈禅悦,其作此注,仍然三教归一之旨也。”
纪晓岚还说:“其讲学解经,尤喜杂引异说,参合附会。如以孔子所云空空及颜子之屡空为虚无寂灭之类,皆乖迕正经,有伤圣教。盖竑生平喜与李贽游,故耳濡目染,流弊至于如此也。”
显然,纪晓岚站在儒家立场上对李贽和焦竑的攻击,反映了李贽的思想对焦竑的影响,但有失片面。实际上,二者的影响是相互的,焦竑对李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甚至在早期要大于李贽对焦竑的影响,李贽自己就曾直言不讳地说:“宏甫之学,虽无所授,其得之弱侯者,亦甚有力。”李贽虽长焦竑十三岁,但闻道较晚,到北京做礼部司务后才开始有精力读书求道,才有机会接触当时学术界特别是阳明学的精英,而焦竑自幼博览群书,又得名师提携,广交游,名震天下。因此,在南京期间,李贽受焦竑的影响大于他对焦竑的影响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
作者简介:
高志忠,男,1976年生,内蒙古包头人。文学博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明代宦官文学与宫廷文艺》《明清宫词与宫廷文化研究》学术专著两部。在《文艺研究》《戏剧艺术》《美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深圳市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多个。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巨匠,他们如璀璨的群星,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系统和本正地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文化成就,无疑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为此,中国作家协会于2012年初作出决定,用五年左右时间,集中文学界和文化界的精兵强将,创作出版《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大型丛书。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文化出版工程,它对形象化地诠释和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公民的历史文化普及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为了保证丛书的高品质,我们聘请了学有专长、卓有成就的史学和文学专家,对书稿的文史真伪、价值取向、人物刻画和文学表现等方面总体把关,并建立了严格的论证机制,从传主的选择、作者的认定、写作大纲论证、书稿专项审定直至编辑、出版等,层层论证把关,力图使丛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文明和弘扬杰出文化人物精神之目的。丛书的封面设计,以中国历史长河为概念,取层层历史文化积淀与源远流长的宏大意象,采用各个历史时期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雅致温润的色条进行表达,意蕴深厚,庄重大气。内文的版式设计也尽可能做到精致、别具美感。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这百位文化名人就是杰出代表。他们的灿烂人生就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思想智慧、精神气脉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代代相袭的中华魂魄。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定成为我们再出发的精神动力。
目录:
楔子 诏狱殉道——狂人之死
上篇 宦海问道
一 海港商裔
二 易姓归儒
三 百泉隐志
四 痛亲之痛
五 潜心复活
六 醉翁之意
七 践履参禅
中篇 流寓论道
一 客居天窝
二 流寓麻城
三 落发自绝
四 遣妻弃世
五 焦竑状元
六 《焚书》不焚
七 游会“三袁”
八 童心之下
九 耿李再晤
十 龙湖厄难
下篇 漫游布道
一 走沁水往大同
二 会西山下金陵
三 白下客同宣道
四 会利泰惺相惜
五 赴山东济上翁
六 逐游僧毁“淫”寺
七 避黄檗泊商城
八 落通州魂兮归
尾声 道归何处——狂人梦断
附录一 李贽年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