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我也想过,如果一个人在他的初始阶段患过几天盲聋症,这对他将是一种幸福。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觉;哑默会教导他更喜慕声音。我时常测验我那些有视觉的朋友,问他们究竟看见了什么。
前几天,一位朋友来探望我,她刚从树林里来,于是我问她看到一些什么。“没有什么。”她回答说。如果不是我已习惯于听到这样的回答(因为我已确信有视觉的人看得很少),我简直不会相信我的耳朵。在树林中穿行一个小时,怎么可能没有看到值得注意的东西呢?我自问着。我这个不能用眼睛看的人,仅仅凭借触觉,就可以发现几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我用双手亲切地抚摸一株桦树光滑的外皮,或者一株松树粗糙的树皮。在春天,我摸着树枝,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有时,我能感觉到一朵花的可爱而柔润的肌理,发现它那不平常的卷曲。偶尔,如果运气好,我把手轻柔地放在小树上,可以感觉到小鸟在音律丰满的歌声中快乐地跳跃。我喜欢让小溪凉爽的流水从我张开的手指缝隙间急促地淌过。我有时觉得,松针或者海绵似的柔草铺就的茂盛葱郁的地毯,比豪华奢侈的波斯小地毯更舒适。对我来说,四季的盛景是一出极其动人而且演不完的戏剧,它的情节从我指尖一幕幕滑过。
有时,我的心在哭泣,我多么渴望看到所有这些东西!我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得到那么多的快乐,如果凭借视觉将会有多少美展现在我面前啊!可是,那些有眼睛的人却看得很少。对于世界上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景象,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也许人类就是这样,极少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渴望那些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天赋,竞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没有作为一种丰富生活的手段,这是多么可惜啊!
我不能透过“灵魂之窗”,即从眼睛看到朋友的内心。我只:能用手指尖来“看”一个脸的轮廓。我能够感觉欢笑、悲哀和其:他许多明显的情感。我是通过感觉朋友的脸来认识他们的。但:是,我不能靠触摸来真正描绘他们的个性。当然,通过他们向:我表达的思想,通过他们向我显示出的动作,我对他们的个性:也有所了解,但是却不能对他们有较深的理解。而那种理解我:相信,如果看见他们,通过观看他们对种种思想和境况的反:应,通过注意他们的眼神和脸色的反应,是完全可以获得的。
我身旁的朋友,我了解得很清楚,因为相处时间长,他们已经将自己的各个方面揭示给了我。可是,对于偶然的朋友,我只有一个不完全的印象。这个印象是从一次握手中,从我通过手指尖知道他们说的话语中,或从他们在我手掌的轻轻划写中获得的。
有视觉的人,可以通过观察对方微妙的面部表情变化、肌肉的颤动、手势的摇摆,迅速领会对方所表达的意思,这是多么令人心满意足啊!但是,你们是否想到用你们的视觉,把握一个人面部的外表特征,来透视他的内心吗?
……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1968年),20世纪美国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患猩红热而导致失明和失聪。在家庭教师莎莉文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考入哈佛大学雷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被评为“人类十大偶像”之一。海伦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
内容简介:
19个月大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得海伦失明、失聪,成为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心灵之窗被禁锢,造成她性格乖戾、脾气暴躁。7岁时,莎莉文老师来到她身边,用爱心和智慧引导她走出无尽的黑暗和孤寂。“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光明、希望和快乐。10岁时,海伦凭借顽强的毅力,开始学习说话。1898年,顺利进入剑桥女子学校学习,最终,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考入哈佛大学雷德克利夫学院,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并于1904年以优异成绩取得文学学士学位,成为首位毕业于高等院校的聋盲人,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毕业后,海伦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她每天都接待来访的盲人,还要回复雪片一样飞来的信件。后来,她又在全美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到了1921年,终于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海伦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海伦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在书的最后,海伦想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还要体会历史、艺术和戏剧的巨大魅力;第三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世界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波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他们的快乐和忧伤。
海伦通过自己面对不幸的命运仍然不放弃希望的经历,鼓励更多的人勇敢地面对不幸。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目录:
童年印象
遭遇不幸
希望
重要的日子
亲近大自然
了解“爱”的含义
喜悦和惊奇
圣诞节
波士顿之行
海滨假日
山闻秋季
学会说话
《霜王》事件
参观世界博览会
学习拉丁文
莱特·赫马森聋人学校
剑桥女子中学
冲破逆境
入学
思想的乌托邦
享受生活
我的明友们
大学生活
连杉家
马克·吐温
永不服输
演讲
怀念贝尔博士
反战运动
拍摄电影
杂耍剧院的生涯
慈母去世
意外的喜悦
走出黑暗与寂静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