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该书针对农村信贷市场普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正规金融机构+乡村中介+农户”的金融联结信贷模式。该模式结合了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和乡村中介的信息优势,突破正规金融机构在面向广大分散农户传递信贷等金融服务时的制度障碍,解决商业银行向农村投放贷款面临的信息约束,缓解农户信贷配给状况,促进农户收入提高。
该书研究的总体目标就是剖析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的作用机理,分析农户信贷配给的改善效应,探讨金融联结的创新模式、运行机制和制度安排,并以农民合作社为中介的金融联结为例对农户信贷配给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围绕这一目标,该书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效应的运行机理;识别和衡量农户信贷配给,并实际估计农户信贷配给的程度;以农民合作社为中介的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改善的效果评价;提升农户信贷配给改善效应的金融联结制度安排。
目录:
序
前言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2.1 对农户信贷配给的研究
1.2.2 对农村社会信用和声誉的研究
1.2.3 对金融联结的研究
1.2.4 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影响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效应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
2.1.2 信贷配给
2.1.3 金融联结
2.1.4 乡村中介
2.2 金融联结的理论基础
2.2.1 专业分工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社会资本理论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效应的分析框架
2.3.1 直接效应分析框架
2.3.2 间接效应分析框架
2.4 小结
3 金融联结的运作机理及模式分析
3.1 金融联结的参与主体、信用基础和理论功能
3.1.1 金融联结的参与主体及职责
3.1.2 金融联结的信用基础
3.1.3 金融联结的理论功能
3.2 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的作用机理
3.2.1 乡村中介的信息传递作用
3.2.2 正规金融机构对乡村中介的激励机制
3.2.3 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3.3 以农民合作社为中介的金融联结模式特征分析
3.3.1 “正规金融机构十农民合作社十农户”模式的上要形式
3.3.2 农民合作社作为乡付中介的优势
3.3.3 “正规金融机构十农民合作社十农户”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3.4 小结
4 农户信贷配给程度分析
4.1 农户融资现状分析
4.1.1 农户融资供给渠道分析
4.1.2 农户融资需求分析
4.1.3 农村金融市场供需失衡原因
4.2 农户信贷供需失衡微观表现——信贷配给
4.2.1 信贷配给的类型
4.2.2 信贷配给成因的分析
4.3 调查设计和样本描述性分析
4.3.1 样本选择
4.3.2 调查方式
4.3.3 样本描述性分析
4.4 农户信贷配给程度衡量
4.4.1 信贷配给程度直接衡量
4.4.2 不同类型信贷配给程度的识别
4.5 小结
5 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的直接效应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直接效应的理论分析
5.2.1 对贷款入户率的影响
5.2.2 对农户贷款额度的影响
5.3 直接效应的实证检验
5.3.1 贷款入户率估计结果
5.3.2 贷款额度估计结果
5.4 小结
6 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的间接效应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间接效应的研究基础
6.3 间接效应的理论分析
6.3.1 对农户经济收益的影响
6.3.2 经济收益改善对农户贷款的影响
6.4 间接效应的实证检验
6.4.1 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金融联结参与情况
6.4.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
6.4.3 对农户收入影响的估计结果
6.5 小结
7 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效应提升的制度安排
7.1 提升农户信贷配给效应的制度创新
7.1.1 培育农民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功能
7.1.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合作社和农户经济效益
7.1.3 将保险机构纳入金融联结体系
7.2 提升农户信贷配给效应的金融联结模式创新
7.2.1 “正规金融机构十农民合作杜十农民资金互助社十农户”模式
7.2.2 “正规金融机构十企业十农民合作社十农户”模式
7.2.3 “正规金融机构十农民合作社十保险机构十农户”模式
7.3 完善金融联结模式的机制设计
7.3.1 合作社与农户信任关系强化机制
7.3.2 完善正规金融机构对合作社的激励机制
7.4 小结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金融联结实践的局限性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
8.4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西部地区农户金融行为和金融联结情况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B“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和金融联结情况”访谈问卷
后记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