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过度扩张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前景论析》:国际关系的历史案例和理论研究表明,进行战略收缩是陷入过度扩张后帝国的唯一理性选择,因此,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未来的总体走向必然是战略收缩。当然,一方面由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过度扩张仅处于初期,其负面效应虽从长期来看不可低估,但毕竟仍未完全浮现,因此美国国内围绕应采取何种战略的争论异常激烈;另一方面,即便过度扩张的成本在未来逐渐显现,但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国际政治效应迅速扩展及亚太地区逐渐成为新的世界权力中心,美国也不可能彻底改变在该地区进行“选择性介入”的大战略,因此今后5到10年,美国在亚太的战略收缩只能是“有限收缩”,即在降低战略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其战略利益尤其是霸权地位。《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基本评估》:情绪和情感性质的重新建构,为我们重新思考国际政治研究主流的理性选择理论及其逻辑带来了一种划时代的革命。因为理性选择理论的前提假定——即理性必须排除人的心理,特别是情感因素——是错误的。因此,最近10余年来的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尤其关注情感和情绪对于理性选择的积极作用。在这一领域,默瑟(Jonathan Mercer)和麦克德莫特(Rose Mcdermott)是代表性的人物。⑧他们提出,受神经科学中关于情感与情绪的理性作用的启发,情感与情绪在政治世界是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一个理性的行为体,无论是国家还是领导人,都是一个情感体或情绪体。所以,如果不考虑国家的情感和情绪因素,我们则难以理解它们为何能做出理性的决策。这将国际关系研究带入了一种所谓的“情感转向”阶段。⑨情感是一种人类独特的体验,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对国际关系中的情感进行分类。比如,可以区分为个体的情感和集体的情感、基调情感和状态情感等类型。总之,当前我们已完全认识到并接受了情感和情绪的理性作用的观点,试图重新思考理性选择理论的逻辑。
作者简介:
法政编辑部是书报资料中心的四大学术编辑部之一,所编二十多种期刊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三大学科。法政编辑部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素养厚实的编辑队伍,另外聘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学术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法政编辑部坚持学术为本,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关注学科研究的焦点、热点和难点,紧跟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全新趋向,力求从浩如烟海的学术论文中精选精编具有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编辑精品、出版上品、打造名品,是我们的工作追求。
内容简介:
《全球共治:中西方世界秩序观的差异及其调和》:目前西方主流的世界秩序观主要包括霸权秩序论、均势秩序论、世界体系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五种。这五种理论都属于基于人性恶假设的冲突秩序观。冷战结束后的权力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网络化、世界风险化等诸多趋势对冲突秩序观形成了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基于中国传统的和谐秩序观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和谐秩序观以人性向善为假设基础,力图发现和弘扬人性中道德的成分。在和谐秩序观之下,世界秩序表现为一种多行为体共存的和谐状态,主体间关系是朋友关系,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式主要表现为互助与礼遇。西方一些前沿的理论进展如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全球治理理论、国际道德研究等与和谐秩序观的逻辑基本契合。同时,和谐秩序观的优势则体现在其与“整合性秩序”背景的逻辑一致及其强适用性等特征上。全球共治是建立在和谐秩序观基础上的一种调和性理念,其基本逻辑是“弱冲突逻辑+强和谐逻辑”,基本框架是构建全球性的专业协调,国家间关系结构强调从利益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对待异见的方式是求同存异,互动形式则是多主体协商民主。《过度扩张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前景论析》:“亚太再平衡”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核心。该战略实施以来虽一直饱受争议,但大体得以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收益,特别是扩展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和战略存在,同时对中国崛起构成了一定的战略压力。然而文章认为,伴随着再平衡的不断演进,地区国际政治变迁已使美国在亚太过度扩张,它集中体现为亚太再平衡的内部和外部战略成本,包括盟友体系的弊病和风险、中美战略互疑的不断加深、跨太平洋经济合作构想面临的内外挑战、美国国内政治“迷思”对该战略有效性的伤害以及美国在其他地区进行战略收缩的困难高于预期等,已经逐渐超出其上述战略收益。在这种困境下,美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着在战略上“保持介入”和“进行收缩”的两难选择。尽管截至目前,美国国内围绕以上两种选择的争论仍在持续,但对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调整已不可回避。在地区安全局势持续不稳及中美就推进“新型大国关系”构建达成共识的背景下,未来5到10年,陷入过度扩张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更有可能朝着“有限收缩”的方向发展。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