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中国法学家访谈录(第三卷)》:
记者(以下简称“记”):游老师您好!我们想先大致地了解下您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求学及生活的经历。
游绍尹(以下简称“游”):我读的中学,即湖南明德中学,应该说是一所非常好的中学。过去有“北有南开,南有明德”之说。1948年四年制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一所位于湖南的私立大学,但没有念多久就回家了。解放军过江之后,起初并不知道湖南国民党将领会酝酿和平起义。在我所生活的县,即湖南新化县,地下党很活跃。新化有锑矿蕴藏量全世界第一的锡矿山(新中国建立后把锡矿山划出新化县了),当时就有八十几万人口,是国民党政府的一等县,所以地下党也很重视那个地方。1949年5月,晏石成同志和邹家骧同志(他们当时均为地下党员,后者是我在明德中学时的同班毕业的同学)提出地下党要办法学杂志,叫《奋生》,希望我参加。我父亲是位中学老师,他会书法,“奋生”这两个字就是他写的。《奋生》在国民党当局注册登记,公开发行,发刊词是我写的。我担任《奋生》的编辑,为革命义务劳动,分文不取。《奋生》是旬刊,十天出一期,出了两期后,我被任命为副总编辑。新中国建立后,我到中原大学学习时,参加思想改造运动,每个人都要交代自己和自己家族的历史,我就讲到当《奋生》编辑的经历,还写了书面自传。1949年7月,从武汉来的国民党军队经过新化县,看到《奋生》上介绍革命理论的文章,比如我写的《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感到很震惊。出第三期时,刊物已经印好了,但杂志社遭到国民党的查封,一位地下党干部就劝我去乡下躲一躲。
1949年8月,程潜、陈明仁两位国民党将军在长沙发动湖南和平起义,发出和平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南京政府”。地下党借此机会响应。我记得当时看到城楼下有块大布告,写“今晚开讨论会,讨论‘新化往何处去’”。其实讨论会都是地下党策划好的。那天晚上的讨论会在一所职业女中举行,去了几十个人,成立了一个组织,叫“新化各界迎接和平解放筹备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席也是湖南大学的学生,新中国建立后我才知道他不是地下党员,是党外人士;副主席是晏石成(他是《奋生》杂志社的总编辑,后任社长)。副主席下面设股,我被选为文书股长。当时新化地区教育比较发达,在外读书的大学生很多,地下党内又事先已经有所商量,会上关于该组织人选的提名很快就得到大家的同意,并获得通过。这次讨论会第二天就见了地方报纸《新化民报》,“新化各界迎接和平解放筹备委员会”及各股负责人的名单也公布了。《奋生》杂志社就编印了这次讨论会的简报。
此后不久,国民党的军队又来了,我又转移到了乡下。在乡下时,我得知了新中国10月1日在北京成立的消息。国民党的报纸用另一种语气刊登了这则新闻。10月3、4日,共产党的部队进了新化县城。进城的第二天,地下党同志就来找我,说大局已定,部队也不会再撤走,共产党要着手接管工作了。
随后共产党开始抓小学教育,我被派到县城工作。魏怡宗同志也是《奋生》杂志社的成员,后任总编辑,是学理工的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他来找我,说他要到县里的中心小学(规模较大,师资较强)当校长,问我是否愿意当教导主任。尽管当时是不谈工资的,也没有工资,我还是在考虑后答应了。同时,县党委成立了,县委书记姓尹,他要通过开会接触群众,我作为青年代表也参加过几次这样的会议。我只在中心小学工作了两三个月,就想去上大学了,中心小学也同意了。12月底,我离开了新化,随即考上了中原大学。
记:中原大学在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就被撤销了。
游:是的。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不少政治运动。还好后来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提交新化县委的新化地下党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提到了我的情况。因此,在1988年,组织上经过外出调查取证,承认我在新中国建立前就参加了革命,并给予我组织上的关怀。当时我一心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是没有考虑利益问题的,没有刻意留下证明这段经历的东西,组织承认时也十分谨慎。40年代末,大多数学生是拥护建立新中国的,极少数反对的至少不敢公开主张,因为国民党当时确实是太腐败了,民众的米缸都是空的,不一定能看见有人饿死,但随处可见喊没饭吃的人。在那种形势下,我参加革命的热情是很高的。
记:新中国建立后,您又上大学了,是吗?
游:是的,我在中原大学政治学院五班。学校要求我们先听报告接受思想改造,再联系思想讨论,最后写刚才提到的思想小结,写明家庭情况、个人情况等诸多内容,向组织汇报。当时情况很复杂,听说极个别人甚至因为思想小结得不到组织的通过(因为政治历史有问题)而自杀。中原大学政治学院在我这一届招了一千多个学生,其中很多毕业于明德中学,新化县来的就有好几十人。大家对我比较了解,我当上了学习组长。我们接受了几次思想改造,1950年6月就结业了。
……
作者简介:
何勤华,1955年3月生,上海市人。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自1984年以来,共出版《西方法学史》《英国法律发达史》《中国法学史》(2000年两卷本、2006年三卷本)、《比较法学史》《20世纪日本法学》《法律文化史谭》《律学考》《西方宪法史》《西方民法史》《法律移植论》等专著及合著;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六十余篇。
曾于1988年4月至1989年4月、1993年4月至1994年10月两次赴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进修法制史。
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1997年1月起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
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2000年4月起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
2009年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
内容简介:
《中国法学家访谈录》是一部当代法学史作品,采用当事人访谈的方法,通过对亲身经历或接触过历史上的事件、人物和文献的当事人进行采访,根据其回忆描述,再现以往社会生活的原貌,以抢救新中国法律、法学发展的活的史料。
《中国法学家访谈录》分为十卷:首卷,采访的主要是1935年之前出生的法学家;第二卷,主要访谈1948年之前出生的法学家;第三至第十卷,主要访谈1949年至70年代期间出生的法学家。
目录:
李静堂
蒋碧昆
游绍尹
张梦梅 杨堪
王献枢 庄淑珍
喻特厚
程荣斌
谷春德
冯卓慧
乔伟
王亚瑾
罗玉珍
肖乾刚
张士元
严存生
杨树明
王保树
盛杰民
文正邦
陈云生
陈金全
刘笃才
刘瑞复
张玉镶
梁慧星
刘定华
陈明华
巩献田
王仲兴
周洪钧
郭成伟
李贵连
吴振兴
曾尔恕
张玉敏
罗玉中
沈四宝
曾代伟
赵新华
程信和
郭明瑞
龚廷泰
徐士英
周永坤
朱景文
饶戈平
李顺德
顾肖荣
李交发
于沛霖
武树臣
郑友德
王立民
陶鑫良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