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菜根谭》:
洁身自好栖守道德
【原文】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译文】
一个能够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永远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一时的寂寞,也绝不会因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
【精读解析】
战国时,段干木学成自孔子的弟子子夏,是当时很有名的学者。尽管他很有才能,但他始终不愿做官。魏国国君魏文侯曾经登门拜访他,想授给他官爵。段干木却避而不见,越墙逃走。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没有惹怒魏文侯,反而让魏文侯更加敬重自己。从此以后,魏文侯每次乘车路过他家门时,就下车扶着车前的横木走过去,以表示对段干木的尊敬。
魏文侯的车夫对此十分不解,便问:“段干木不过一介草民,您经过他的草房表示敬意,他却置之不理,这样未免有点儿太过分了吧?”
魏文侯答道:“段干木是一位贤者,他在权势面前不改变自己的原则,是有君子之道的表现。他虽隐居于贫穷的里巷,而名声却远扬千里之外,我经过他的住所怎敢不对他表示敬意呢?他因有德行而取得荣誉,我因占领土地而取得荣誉;他有仁义,我有财物。土地不如德行,财物不如仁义。这正是值得我学习、尊敬的人,所以我再怎么表达我的敬意都不为过。”
后来,魏文侯见到了段干木,诚恳地邀请他任国相,段干木谢绝了。但通过一次倾心交谈,二人成为莫逆之交。
没过多久,秦国想兴兵攻打魏国,司马唐雎向秦国国君进谏道:“段干木是贤人,魏国礼遇他,天下没有不知道的。像这样的国家,恐怕不是能用军队征服的吧!”秦国国君觉得有道理,于是按兵不动,魏国因此逃过一劫。
在上古先秦歌谣中,曾有:“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段干木对功名富贵的厌恶,是他追求洒脱的独特个性和儒家道德规范融合的结果。他虽然终身不仕,却不是真正与世隔绝的山林隐逸一流,而是隐于市井穷巷、隐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中,进而“厌世乱而甘恬退”,不屑与那些趁战乱而俯首奔走于豪门的游士和食客为伍。这样的选择,实际上也是另外一种忠诚。
今天,一个人选择洁身自好,已不仅是践行学养的问题了。栖守道德是修养的需要,也是一个人把握机遇、追求恬淡美满人生的需要。在这个繁忙的时代,一个能够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郁郁不得志;一个攀附权贵的人,可能得意一时,也可能永远孤独。前者之所以能耐住寂寞是因为他们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而后者只想抓住眼前的利益,所以才会失去人生的坚守,落得万事凄凉。伯夷、叔齐拒食周粟,虽然他们的死亡不着一字,但在人们的传唱中却尽得风流。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为难以抵制物欲的诱惑,从而使自己踏上人生不归路,留下终生遗憾。人的修养是一个漫长的坚持和追求的过程,一桶牛奶倒进一杯脏水就成了一桶脏水,人一旦放弃了自己操守的坚持,就容易自暴自弃,从而抛弃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所以,人应该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哪怕必然孤身一人,至少没有为了终究散去的身外之物丢弃自我。
与其练达不若老实
【原文】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译文】
一个刚刚涉足社会的人,阅历不深,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也少;而阅历丰富的人,各种奸谋技巧往往也很多。所以,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过于精明圆滑,不妨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
【精读解析】
在我们完成学业,走入社会的那一刻,新的学习已经开始了。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经历的越来越多,学到的也越来越多。这样我们就会渐渐沾染上社会的色彩,褪去稚嫩,多几分圆滑。这时候就会出现不一样的人生逆转,好的坏的,我们都已不是原来的自己。但是一个真正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会因阅历增多变得成熟稳重,却不会丧失心理坚守的原则和道德底线。这种人朴实笃厚、坦荡大度。
……
内容简介: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菜根』一词本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洪应明偶见此言,一时有感而发,便以此立意,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写下了几百年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这些箴言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养、处世、出世等方面的人生哲学。其中的生活之道,可以作为现代人在工作学习、享受生活、修身养性中的经典法则。
目录:
第一章 立德修身——高处立,平处坐,低处行
洁身自好栖守道德
与其练达不若老实
心地光明才华掘藏
有木石心具云水趣
心想高处不安现状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正气清白留于乾坤
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
至善无痕施之不求
花尚好色人行好事
舍勿处疑恩不图报
立名者贪用术者拙
天机最神智巧无益
人活一世晚节更重
种德施惠无关地位
君子改节无异小人
人品极处本心使然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权衡利弊扶公却私
蹉跎岁月磨炼本领
以德御才恃才败德
不能养德终归末技
勿昧所有勿夸所有
为人以诚待人以信
善事奉行恶事莫做
君子立德小人图利
慈悲心肠如沐春风
堂堂正正本来不失
一念慈祥寸心洁白
学会感恩一生无憾
一机心不用质朴显诚
过俭者吝过谦者卑
心如止水浊中悟道
第二章 明心交友——辨真识假,看清人情世故
秉持原则污泥不染
静坐观心真妄毕现
自我审视再现真心
降伏内心控制浮躁
多心为祸少事为福
气度高旷自省慎独
心体光明暗室青天
恶中有善引人向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持身勿轻用意勿重
自知自戒胜私制欲
喜怒不愆好恶有则
恶隐祸深善显功小
律己要严待人宜宽
为奇不异求清不激
不听谗言不掩己过
喜忧安危勿介于心
长不欺短富不凌贫
责人情平责己德进
闲时吃紧忙时悠闲
忙不乱性死不动心
闹中取静冷处热心
少时思老荣时思枯
一念不生真境自现
放下我执少些烦恼
人生福祸皆因念生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出世心态淡然生活
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就身了身以物付物
人我一视动静两忘
该忙时忙该休时休
了心悟性俗即是僧
根蒂在手不受提掇
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观心增障齐物剖同
闻逆耳言怀拂心事
谨于细微不现过错
富贵知贫少壮念老
冷静处世逍遥而游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常思常想灵活变通
冷眼观物勿动刚肠
第三章 宽心从容——达观处变,静待人生起伏
达不足喜穷不足忧
处患不忧心系苍生
盛衰无常强弱安在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从冷视热从冗入闲
生死成败任其自然
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看透生死悠然自得
身心自如融通自在
从容放下自由畅快
孤云出岫朗镜悬空
热不必除穷不可遣
人情世态平常看待
福祸无常泰然处之
过而不留物我两忘
顺应天性乐观生活
心闲日长意广天宽
身在事中心超事外
满腔和气随地春风
得固不喜失亦不忧
从容处世淡然观事
看得圆满放得宽平
心宜旷达切忌狭隘
荣辱皆忘冷暖自知
心胸豁达随遇而安
第四章 明心交友——辨真识假,看清人情世故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善人和气凶人杀气
忘功念过忘怨念恩
不恶小人有礼君子
热心之人其福亦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毋形人短毋忌人能
阴者勿交傲者勿言
故旧之交意气愈新
交友识人独具慧眼
警言救人无量功德
着眼内在鸣其天机
亲善杜谗除恶防祸
守口应密防意应严
趋炎附势人情通患
宽之自明纵之白化
细处着眼施不求报
做事论事明晓利害
谦逊低调立身之珍
以诚待人以德服人
通权达变善于倾昕
君子易处小人难待
气量宽厚兼容并包
茫茫世间以真示人
不畏谗言却惧蜜语
风斜雨急立定脚跟
用人不刻交友不滥
闻恶防谗闻善防奸
第五章 方圆处世——路退一步乃宽。礼让三分为功
路留一步味减三分
和衷少争谦德少妒
心胸开阔与人为善
洞悉世态低调通达
目光放远胸怀放宽
为人处世方圆并用
不争功劳不矜成就
折其两端取其平衡
偏见害人聪明障道
知退一步加让三分
不可浓艳不可枯寂
高处立身低处处世
当方则方当圆则圆
无为养心半分做人
心域打开宽心待事
宽宏大量胸能容物
君子懿德中庸之道
固守操履不露锋芒
藏巧于拙以屈为伸
美味快意享用五分
胸无芥蒂养德远害
奇人乏识独行无恒
宽而容人不形于色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功过分明恩仇糊涂
气量宏大宽待他人
有难同当不共富贵
念头宽厚尽善尽美
恩威并济先严后宽
操履严明谨慎行事
异行涉祸庸德远害
平和雍容游刃有余
聪明不露才华不逞
居官有节居乡有情
一言一行切戒犯忌
狭路相逢宽忍上策
对上谨慎待下宽仁
进时思退得手思放
内心空灵在世出世
第六章 功业沉浮——事穷留初心,功成思末路
得意回头拂心莫停
看淡荣辱远离骄矜
永葆初心不受纷扰
头脑清醒登高思危
相观对治方便法门
苦中有乐得意生悲
居安思危天亦无伎
偏激之人难建功业
有吾之有心逸身安
安贫乐道磨砺心智
终身役役无缘成功
富贵丛中心境淡泊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未雨绸缪有备无息
人心一真千种可能
深谋远虑着眼长远
养精蓄锐百忍图成
修身种德事业之基
圆融谦虚丰功伟业
胸襟宽广驭才有道
沉潜蓄势厚积薄发
第七章 清心寡欲——功名不求盈满,利欲恰到好处
名缰利锁淡泊自守
清清白白无所负累
脱俗高远减欲超圣
利毋居前德毋落后
抱负远大心智淡泊
放下功名超凡入圣
无德为忧尸位为羞
无名无位无忧无虑
沽名钓誉未厌名利
拔去名根融化客气
无所妄念追求自然
荣辱得失心清如水
不昧惺惺不受诱惑
有求无欲人生至境
一起便觉一觉便转
一念贪私坏了一生
不恋富贵不贪权力
不耽富贵自在放旷
持盈履满君子谨慎
达不足贵穷不足悲
不迷物欲内心逍遥
公论不犯权门不沾
贪婪遭祸守逸味长
抛开物欲得失泰然
无欲则寂虚心则凉
贪者常贫知足常富
超越嗜欲只求知足
不为物役尘情即理境
欲有尊卑贪无二致
沉淀欲念豁达康乐
第八章 淡泊明志-_凡事随缘不变,淡中趣味深长
一念之差失之千里
多分清醒多分放下
志从淡泊来节在肥甘丧
君子之心不滞不塞
静闲淡泊观心证道
参透生死自性真如
看得豁然生活安然
清淡明志雅淡抒节
心态平和达观进取
无为无争低调谦让
不可刻意不能执拗
顺应因缘顺应自然
不存纤芥心境坦荡
心无系恋乐境仙都
减省欲望乐享生活
喜时则喜怒时则怒
浓处味短淡中趣真
洗尽铅华大美不言
清净内心自在解脱
知足则仙善用则生
无名多趣省事心闲
清静无为内心澄澈
简单做人简单生活
胸无物欲眼自空明
溪壑易填人心难满
遇事从容身心自在
正确定位自在生活
淡定冷静谨慎从事
艳为虚幻返璞为真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减却一事轻松一世
第九章 求学问道——成败名誉不挂心。读书明理须深心
修德忘名读书深心
触类旁通乃真学问
心地干净方可学古
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兢业心思潇洒趣味
书中修身谦逊知礼
锲而不舍百炼成金
触物会心举一反三
谦虚为学实在为人
一心一用全神贯注
人生百年不可虚度
虚心受教大器晚成
恒心不变水滴石穿
第十章 齐家育人——诚心和气,教子安家
攻人之恶思其堪受
崇俭养廉守拙全真
愉色婉言家庭和睦
教育弟子交友要谨
心无矫饰乐活自存
立业念难倾覆思易
家人有过宽容以待
不贪富贵家和为贵
父慈子孝伦常天性
从容处变剀切规友
放低心态戒骄戒躁
唯恕情平唯俭用足
第十一章 静心达生——保持心性清静,生活随处安然
天地和气人心喜气
闹中取静苦中作乐
控制情绪化解矛盾
心虚性现意净心清
忙里偷闲闹中取静
物自为物我自为我
躁急无成平和得福
趣不在多景不在远
劳攘自冗徐生安然
乐山乐水陶冶心性
外物浮华不如淡忘
心性纯真逍遥人生
静躁稍分昏明顿异
趣味在心不在境遇
活在当下坦然生活
身放闲处心安静中
放慢脚步放空心灵
置身自然静心默想
诗意禅味自在人心
远离虚妄不受熏染
不慕繁华宁静致远
高天可翔万物可饮
乐享自然安享闲逸
清静之心品悟生活
秉持天然趣味悠长
放空心境包容万物
心中清明矢志不渝
珍惜自性机神触发
因顺自然回归质朴
景与心会自在天然
意气行事难有作为
见素抱朴本色可贵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