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3.土地规划管理<br>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人口的急剧膨胀,人类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土地供给弹性较小,造成人地矛盾加剧,阻碍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如何既能满足不同行业对土地的需求,又能实现土地的最佳利用成为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土地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难题。因此,土地规划管理是国家为达到各产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在土地规划实施过程中,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通过土地利用计划、建设用地年度审批、用途管制等途径,对规划实施进行管理的过程。土地规划根据内容又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考虑当地土地供需状况以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统筹安排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从而达到土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三统一的战略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遵循节约高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严格保护农用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开展。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中的某一专题进行研究,是总体规划的深入和补充,也是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下,对某一地段或具体使用单位的土地及其配套设施进行详细的统筹安排,是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深入和细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土地规划的内容体系。<br> 4.土地利用管理<br> 土地利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作为人类必须的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称。土地资源是一个自然历史综合体,是个很复杂的开放系统,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土地生产力会下降,所以,采用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地资源能否永续利用并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此,土地利用管理就成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首要问题,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及相关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采取一系列行政、法律、经济、政策等科学手段,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决策,以期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行为,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指导土地经营者从整体利益出发,用科学方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之效益达到最佳。土地利用管理包括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监督和调控等重要内容。实际上,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对规划实施监督调控的过程就是对土地利用的管理过程。土地利用监督和调控涉及内容较多,如制定地价体系,开展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以基准地价指导标定地价,定时发布地价指数;制定土地产权交易制度、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土地市场,加强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职能。
作者简介:
郑新奇,男,教授,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伊川县,198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获得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土地利用工程创新团队方向带头人,土地信息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兼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GIS应用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人大咨询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评审专家,多家知名期刊特约审稿专家,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专题研讨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从GIS开发与应用的角度,针对土地管理需求和决策支持需求,介绍了GIS技术在土地管理和决策中的开发、应用和关键技术,提供从地理数据建模、土地管理数据库设计、决策方法技术、体系结构设计、软件开发流程到具体的应用案例的全面的解决方案,具体、系统地阐述了土地、土地管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概念,介绍了土地管理内容、体制、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体系、模型方法与技术,详细介绍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城镇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系统、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管理系统等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开发方法,并进行了具体的案例介绍。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地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科学或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GIS的教学、研究、管理和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并可供土地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人员、城市规划、建设系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br>1.1 土地管理的目标与任务<br>1.1.1 土地管理的內涵<br>1.1.2 土地管理的发展历程<br>1.1.3 土地管理妁目标<br>1.1.4 土地管理的任务<br>1.2 土地管理的内容体系和原则<br>1.2.1 土地管理的內容体系<br>1.2.2 土地管理原则<br>1.3 土地管理体制<br>1.3.1 国家土地管理体制<br>1.3.2 地方土地管理体制<br>1.3.3 土地管理体制分析<br>1.1 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br>1.4.1 基础数据采集与管理<br>1.4.2 地籍数据管理<br>1.4.3 规划数据管理<br>1.4.4 耕地保护数据管理<br>1.4.5 地价数据管理<br>1.4.6 收储数据管理<br>1.4.7 其他数据管理<br><br>第2章 土地管理GIS原理<br>2.1 土地管理GIS标准<br>2.1.1 国家标准<br>2.1.2 国际标准<br>2.2 土地管理GIS数据模型<br>2.2.1 概念数据模型<br>2.2.2 逻辑数据模型<br>2.2.3 物理数据模型<br>2.3 土地管理GIS的软件工程方法<br>2.3.1 系统分析<br>2.3.2 系统总体设计<br>2.3.3 功能设计<br>2.3.4 数据库详细设计<br>2.3.5 应用模型分析<br>2.3.6 输入、输出设计<br>2.4 土地管理软件开发流程<br>2.4.1 系统目标的确定<br>2.4.2 系统总体设计基本原则<br>2.4.3 子系统设计<br>2.4.4 系统组网方案<br>2.4.5 硬件配置<br>2.4.6 软件设计<br>2.4.7 代码设计<br>2.4.8 人机对话设计<br><br>第3章 土地管理GIS体系<br>3.1 土地管理GIS体系设计目标<br>3.1.1 土地管理GIS体系设计总体目标<br>3.1.2 土地管理GIS体系设计分级目标<br>3.2 土地管理GIS体系设计原则<br>3.3 土地管理GIS体系构建<br>3.3.1 土地管理GIS体系的总体结构<br>3.3.2 土地管理GIS体系的功能结构<br>3.4 土地管理GIS体系模式<br>3.4.1 土地管理GIS体系的逻辑模式<br>3.4.2 土地管理GIS体系的发展模式<br>3.4.3 土地管理GIS体系的建设模式<br><br>第4章 土地管理GIS模型方法与技术<br>4.1 土地管理GIS应用模型<br>4.1.1 应用模型概述<br>4.1.2 数学模型<br>4.1.3 统计模型<br>4.1.4 概念模型<br>4.2 土地管理GIS关键技术<br>4.2.1 数据源及其质量控制<br>4.2.2 数据库设计<br>4.2.3 输入/输出技术<br><br>第5章 土地管理GIS网络化及其集成<br>5.1 土地管理GIS网络化的必要性<br>5.1.1 WebLIS简介<br>5.1.2 基于Intranet的土地管理GIS建设的必要性<br>5.1.3 WebLIS的优点<br>5.2 土地管理GIS网络化模式<br>5.2.1 三种通用的WebLIS计算模式<br>5.2.2 WebLIS的工作模式<br>5.3 土地管理GIS网络化应用<br>5.3.1 地价信息发布的内容<br>5.3.2 地价信息发布的特点<br>5.3.3 总体目标<br>5.3.4 系统设计<br>5.4 土地管理GIS网络化关键技术<br>5.5 土地管理GIS集成<br>5.5.1 全集中式土地管理GIS<br>5.5.2 数据集中式土地管理GIS<br>5.5.3 功能集中式土地管理GIS<br>5.5.4 全分布式土地管理GIS<br>5.5.5 函数库服务器<br><br>第6章 土地管理数据共享<br>6.1 土地管理数据概述<br>6.1.1 土地管理数据分类<br>6.1.2 土地管理数据的特性<br>6.1.3 土地管理数据的现状<br>6.2 土地管理数据中心<br>6.2.1 土地管理数据的管理方式<br>6.2.2 分布式土地管理数据中心<br>6.2.3 基于数据仓库的土地管理数据中心<br>6.3 土地管理数据共享途径<br>6.3.1 传统GIS数据共享的实现方法<br>6.3.2 仿ODBC的空间数据共享方法<br>6.3.3 互操作共享方法<br>6.3.4 基于FME的土地管理数据共享<br>6.3.5 基于GML的土地管理数据共享<br>6.4 土地管理数据融合技术<br>6.4.1 数据融合概述<br>6.4.2 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br>6.4.3 图形-属性数据的融合<br>6.4.4 多尺度图形数据的融合<br><br>第7章 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管理系统<br>7.1 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概况<br>7.1.1 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內涵<br>7.1.2 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理论基础<br>7.1.3 城镇土地定级方法<br>7.1.4 城镇土地基准地价更新途径<br>7.1.5 城镇土地分等与基准地价更新意苯<br>7.2 系统分析与设计<br>7.2.1 系统开发与设计<br>7.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br>7.2.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br>7.2.4 系统数据库设计<br>7.2.5 系统功能实现<br>7.3 系统应用示例<br>7.3.1 济南市概况<br>7.3.2 济南市城区土地综合级别调整<br>7.3.3 济南市城区土地基准地价更新<br>7.3.4 济南市城区土地基准地价修正系数更新<br><br>第8章 城镇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系统<br>8.1 系统分析与设计<br>8.1.1 需求分析<br>8.1.2 设计思想<br>8.1.3 系统总体设计<br>8.1.4 系统功能设计<br>8.1.5 数据库详细设计<br>8.1.6 系统应用模型分析<br>8.1.7 系统编程实现<br>8.1.8 系统集成与调试<br>8.2 系统应用示例<br>8.2.1 评价范围确定及指标体系建立<br>8.2.2 优化配置<br>8.2.3 总体评价<br>8.2.4 功能区评价<br>8.2.5 样地评价<br><br>第9章 区域农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辅助决策系统<br>9.1 系统分析与设计<br>9.1.1 区域农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总体设计<br>9.1.2 区域农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数据库设计<br>9.1.3 区域农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功能模块组成<br>9.1.4 区域农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编程实现<br>9.1.5 系统软硬件配置<br>9.2 系统应用示范<br>9.2.1 研究区基本概况<br>9.2.2 农用地整理决策分析<br>9.2.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辅助决策分析<br><br>第10章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br>10.1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概述<br>10.1.1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內涵<br>10.1.2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理论基础<br>10.1.3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技术方法<br>10.1.4 意义<br>10.2 系统分析与设计<br>10.2.1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设计目标、原则<br>10.2.2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总体设计<br>10.2.3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功能设计<br>10.2.4 系统数据库分析<br>10.2.5 系统功能实现<br>10.3 系统应用示范<br>10.3.1 平阴县农用地分等<br>10.3.2 农用地定级<br>10.3.3 估价<br>参考文献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