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研究

售价 降价通知
市场价 ¥35.73
会员等级价格
  • 上架时间
    2022-03-27
  • 累积评价0人评价

  • 累计销量

  • 赠送积分25

  • 数量
    减少数量 增加数量   有货
平台自营
商家名称:
标准查询网
客服邮件:
2591325828@qq.com
客服电话:
010-62993931
在线客服: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微商城

推荐精品

同类品牌

最近上新

  • 商品名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研究
  • 商品编号:10291417
  • 品牌:
  • 上架时间:2022-03-27
精彩书摘:
    1.理论意义<br>    一是由于农业支持政策在实践中体现为政府干预支持农业生产活动的工具,它涉及政府活动的功能定位、边界确定,涉及实施相关政策的成本效益和对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秩序的积极与消极作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理论上的规范或实证的经济分析与检验,从而更有益于政府充分运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来推动农业发展。二是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政策发展趋势的研究,探索农业支持政策的规律性,对优化和完善中国现代农业支持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三是中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如何建立既符合WTO的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支持政策框架,需要理论上给予切实回答。四是作为世界上总人口和农村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模式对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对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研究,将会丰富农业发展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理论,并将促进这些理论的发展。<br>    2.实践意义<br>    首先,中国在较长时期内采取的是剥夺农业剩余为工业积累资金以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加上计划体制约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支持政策措施。特别是进人21世纪以来,针对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支持的范围和力度,但在实践中农业保护的目标、政策体系以及政策的制度化等问题尚待进一步完善。因此,研究农业支持政策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次,在中国加入WTO开放农产品国内市场的环境下,还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农业效率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如何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何抵御国外农产品的冲击保护国内小农户的利益等。在这种背景下,对处于劣势的中国农业进行支持,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判断,更急需在政策实践上给出对策。<br>    ……
作者简介:
    齐城,男,河南息县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河南省信阳市委党校兼职教授。<br>    先后任河南省信阳地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信阳地委办公室正科级秘书、二秘科科长;信阳地(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信阳市委副秘书长;现任信阳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br>    先后著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代农业问题》,主编有《信阳农业发展战略与规划》、《迈向现代农业的路径探寻》等著作;主持完成省部级委托研究课题三项;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州学刊》、《郑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三项。<br>    2009年9月被农业部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对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把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目录:
序<br>第一章 导论<br>一、选题背景<br>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br>三、国内外研究现状<br>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br>五、研究结构与内容安排<br>六、主要创新点与研究难点<br><br>第二章 问题缘起:农业问题的理论溯源与时代境遇<br>第一节 农业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的理论追溯<br>一、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地位的理论论证<br>二、关于农业发展道路一般规律的历史考察<br>三、关于农业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和基本设想<br>第二节 “三农”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基本定位<br>一、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思想<br>二、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br>三、胡锦涛关于“三农”问题的根本方略<br>第三节 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所处阶段的境况分析<br>一、世界经济发展一般进程分析<br>二、工业反哺农业是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趋向<br>三、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br>四、工业反哺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br>五、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br><br>第三章 概念界定: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与农业支持政策的理论基础<br>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一般进程<br>一、农业发展阶段<br>二、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br>第二节 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涵义与特点<br>一、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涵义<br>二、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特点<br>第三节 农业支持政策的理论基础<br>一、农业的外部性理论<br>二、农业公共产品理论<br>三、农业基础地位理论<br>四、农业的弱质性理论<br>五、政治市场均衡理论<br>第四节 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制定依据<br>一、工业化初期阶段<br>二、工业化中期阶段<br>三、工业化后期阶段<br><br>第四章 国际比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经验探寻<br>第一节 美国现代农业支持政策分析<br>一、农业支持政策变迁的重要阶段<br>二、农业支持政策演变过程<br>三、农业支持政策的主要内容<br>四、对中国制定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br>第二节 欧盟现代农业支持政策分析<br>一、农业支持政策变迁的重要阶段<br>二、农业支持政策演变过程<br>三、农业支持政策的主要内容<br>四、对中国制定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br>第三节 日本现代农业支持政策分析<br>一、农业支持政策变迁的重要阶段<br>二、农业支持政策演变过程<br>三、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主要内容<br>四、对中国制定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br>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农业支持政策分析<br>一、农业支持政策变迁的重要阶段<br>二、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过程<br>三、农业支持政策的主要内容<br>四、对中国内地制定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br><br>第五章 历史归纳:中国特色农业支持政策的阶段回顾与简要评价<br>第一节 1949-1978年农业支持政策回顾与简要评价<br>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支持政策<br>二、合作化时期农业支持政策<br>三、人民公社时期农业支持政策<br>四、简要评价<br>第二节 1979-2002年农业支持政策回顾与简要评价<br>一、建立和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br>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br>三、农业经济政策<br>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br>五、实行农科教相结合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政策<br>六、简要评价<br>第三节 2003-2008年农业支持政策回顾与简要评价<br>一、五个“1号文件”出台背景<br>二、五个“1号文件”的共性<br>三、五个“1号文件”主要政策内容<br>四、简要评价<br><br>第六章 现状评价: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现实境况与地区差异<br>第一节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br>一、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及方法选择<br>二、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内容<br>第二节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br>一、对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情况的评价<br>二、对各省区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br>三、小结<br>第三节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br>一、农业政策环境概述<br>二、农业政策环境构成<br>三、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制定依据<br><br>第七章 市场预期: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需求与供给<br>第一节 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需求<br>一、农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br>二、政策选择导致的政策缺失<br>三、政策需求<br>第二节 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供给<br>一、政策供给的一般途径<br>二、政策供给的经济基础<br>三、政策供给的基本思路<br><br>第八章 总量测定: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体系分类与水平测算<br>第一节 边界限定与基本原则<br>一、现代农业政策的边界限定<br>二、农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基本原则<br>第二节 方法选择与政策归纳<br>一、OECD农业支持政策水平测定方法<br>二、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归纳<br>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影响评估<br>一、数据来源与处理<br>二、计算过程<br>三、农业支持政策影响评价<br>……<br>第九章 绩效检验: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模型选择与效率分析<br>第十章 研究结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体系建构与工具选择<br>第十一章 发展条件: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实施的制度环境分析<br>参考文献<br>后记
商品评价
  • 0%

    好评度

  • 好评(0%)
    中评(0%)
    差评(0%)
  • 全部评价(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 用户晒单(0)
售后保障
售前服务电话:010-62993931
售后服务电话:010-62993931
本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本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运费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
本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标准查询网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厂商,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厂商)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常见问题
下单后可以修改订单吗?

由本网站发货的订单,在订单发货之前可以修改,打开“订单详情”页面,若已经出现物流信息,则表示订单无法修改。

无货商品几天可以到货?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商品的到货时间:若商品页面中,显示“无货”时:商品具体的到货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您可以通过商品页面的“到货通知”功能获得商品到货提醒。

订单如何取消?

如订单处于暂停状态,进入“我的订单"页面,找到要取消的订单,点击“取消订单”按钮,若已经有物流信息,则不能取消订单。

可以开发票吗?

本网站所售商品都是正品行货,均开具正规发票(图书商品用户自由选择是否开发票),发票金额含配送费金额,另有说明的除外。

如何联系商家?

在商品页面右则,您可以看到卖家信息,点击“联系客服”按钮,咨询卖家的在线客服人员,您也可以直接致电。

收到的商品少了/发错了怎么办?

同个订单购买多个商品可能会分为一个以上包裹发出,可能不会同时送达,建议您耐心等待1-2天,如未收到,本网站自营商品可直接联系标准查询网在线客服。

如何申请退货/换货?

登陆网站,进入“我的订单”,点击客户服务下的返修/退换货或商品右则的申请返修/退换货,出现返修及退换货首页,点击“申请”即可操作退换货及返修,提交成功后请耐心等待,由专业的售后工作人员受理您的申请。

退/换货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退货处理周期(不包含检测时间):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7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各支付方式退款时间请点击查阅退款多久可以到账;
换货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15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
温馨提示

关闭
您尚未登录

用户登陆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