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学(第十三輯)

售价 降价通知
市场价 ¥57.43
会员等级价格
  • 上架时间
    2022-03-28
  • 累积评价0人评价

  • 累计销量

  • 赠送积分41

  • 数量
    减少数量 增加数量   有货
平台自营
商家名称:
标准查询网
客服邮件:
2591325828@qq.com
客服电话:
010-62993931
在线客服: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微商城

推荐精品

同类品牌

最近上新

  • 商品名称:蜀学(第十三輯)
  • 商品编号:12216205
  • 品牌:
  • 上架时间:2022-03-28
精彩书摘:
  《蜀学(第十三輯)》:
  (二)唐人尚法
  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和气象美。唐代一朝书法艺术以楷书成就最高。北朝魏碑楷书和唐代楷书是中国楷书艺术的两大派系,代表着中国楷书风格史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当代书学界有识之士曾对二者作比较研究认为:“前者(魏碑)如璞玉,粗糙而自然;后者(唐楷)如名器,精美而雕琢。唐楷扬弃了一切不规范的东西,使其成为单一、程式化了的书法形式。而魏体正是保留了大量未被扬弃又未经雕琢的原始材料,充满了生气和奇趣。”(王玉池主编《中国书法篆刻鉴赏辞典》)这段论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尊魏卑唐”及其流风的矫正作出了重新品鉴。唐人顺应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在晋人楷书和魏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楷书艺术,形成了“唐人尚法”的时代格局。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尚法的结果确实带来了唐楷“程式化了的书法形式”,但这“法”不是消极的东西,更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唐王朝政治统一、国力强盛的时代产物。唐王朝建立以后,大一统的政治时局带来了空前的文化繁荣,盛唐士人一洗六朝玄虚颓唐的精神状态,代之以胸襟宽广、意气恢宏、充满了蓬勃向上的豪情。诗歌与书法是他们最适宜表达胸中壮气的艺术,从而成为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然而,格律严整的唐诗风范是与尚法的书风相通的。
  唐书大兴尚法之风,既是书法的自律性历程进入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又是其特定时代条件使然。具体表现在:一是帝王的重视,国家的提倡,以书为教,以书取士,设立书学,对书法还规定必须合乎“楷法遒美”的要求;二是楷法、碑刻的风行,严守法式的唐代楷碑标志着中国书法史上第三次碑刻高潮,唐代尚法意识深深根植于楷法以及碑刻实践的肥沃土壤裹;三是书学理论的导向,唐代不少书家写出书法论着,其中研究“法”的特别多,且趋于系统化,从而在理论上确立了尚法的审美标准;四是和书艺的尚法书风互为呼应的唐代诗歌也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步入探索法则的历程。书法在文化背景和诸多外部条件的激励下,形成唐书尚法的群体主导倾向,绝不是偶然的。
  法,就是法度、规则,指书法的形式规范。它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晋人作书虽然注重技法,但他们是循理生法,用法潇洒自如。唐人则循法求古,用法谨严,在法度的范围内抒情达意。书法被称为“法”,可见“法”对书法的重要作用。追溯唐书尚法之源,应该是从隋代开始的。陈、隋间书法家释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代孙,一生专嗣右军书法。在笔法上,他示人以“永字八法”,此法在当时及后来成为学习楷书的准则,迄今仍是楷书入门的基本法则。这无疑对初唐书风影响极大,开了唐书尚法的先河。唐代书家对前人的书法进行了总结,在书法结体和用笔方面实行了规范化和精微化。研究笔法与技法的书论层出不穷,欧阳询着《三十六法》和《八诀》,唐太宗有《笔法诀》,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张怀灌有《用笔十法》和《玉堂禁经》,林辊有《拨监四字法》,以及最受后人推崇的《永字八法》和《五字执笔法》等。因此,唐人的楷书表现出大小相等、上下齐平、用笔应规入矩的趋势,即使是比较自由浪漫的行草书,也逐渐抛弃了晋人兼用侧锋的笔法,而追求纯中锋的用笔。在崇尚法度的风气之中,出现了森严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体现了唐帝国开拓向上的精神。
  具体而言,“唐法”一方面体现于初唐书坛对晋人和魏碑楷书做进一步完善的努力,初唐四家中,欧阳询书“得晋规矩”“法度严整”“人以为法”,虞世南书“得智永笔法为多”,小楷“足为楷法”,褚遂良书“得羲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隶法”,薛稷“于书得欧、虞、褚、陆(柬之)遗墨至备,故于法可据”。这是唐代尚法阵容严整的开端。另一方面则是盛唐颜真卿于“二王”法外求法所做出变法的成功,以至晚唐柳公权圆满“唐法”的柳体创作。书法“至中唐,法度森然大备”。颜真卿是变法的杰出代表。欧阳修《集古录》评其书:“笔划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称:“颜公变化出新意,细筋人骨如秋鹰。”‘l’初唐书法守法多于变化,而颜真卿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不但能守法,而且能变古法,自立新法,成为一代楷则。至于柳公权,初学晋人书法,结合初、中唐诸家笔法,自成一格,因而“书法与世楷模”。可见,唐人尚法体现了守法与变法的统一,既不求法脱,又不为法束,既统一于法,又多姿多彩。若对唐代书法尚法的群体风格美做概括总结,可谓法度森严、端庄整饬、筋骨强健、雄秀劲媚。作为后世习书范本的欧体、颜体、柳体,最典型地代表了有唐一代“尚法”的三个时期的风格美。
  ……
内容简介:
  《蜀学》是由西华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反映四川地区社会科学发展状况的学术论文集,每年二辑,《蜀学(第十三輯)》为《蜀学》第十三辑,是2017年度的首辑,《蜀学(第十三輯)》为繁体横排出版。其内容涵盖了对四川蜀地历史文化发展的溯源,对蜀中学术及人物的评价及研讨,对不同历史时期蜀中代表学人及其学术特色的探讨以及对蜀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历程的总结等,代表了四川学术发展的大体趋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参考价值,对推动地方文化发展与继承具有重要作用。
目录:
古蜀人族属源流考论
边地重镇
一一战国秦汉时期的严道
亦论“扬雄至京、待诏、奏赋、除郎的年代问题”
东极真人谢自然之飞升事迹及影响考论
“尚意”宗师苏轼
元末至明末湖广人川移民考察
“李贽的先驱”
一一明代“异人”邓豁渠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南明宰相吕大器生平考述
张问陶青少年时的从军意愿与英雄之志
一一张问陶的战乱诗歌与军事思想考述之一
馈赠与羁绊
一一论蜀地对李劫人创作的影响
刘咸忻《诗系》论说
试析民国文史学者李思纯对西康建省的认识
端操有踪幽闲有容
一一记民国巴蜀才女范文瑜
可能的七里靴
一一敬隐渔的诗与译诗
徐仁甫生平事迹及其经史成就略论
吴宓先生讲外国文学
田楚侨先生生平简历及着作系年
艾芜八十二岁时的“鄂行”
话说阳平观
成都漆器的工艺特点与纹样审美试探
“藏羌彝走廊”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综述
董浚锋: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宋育仁及其文化贡献
莫斯卡《格萨尔王传》石刻艺术价值及其数字化保护
大卫一妮尔《岭.格萨尔超人的一生》英译本特色解析
黄州的苏轼与苏轼的黄州
一一在黄州纪念苏轼诞辰98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的讲话
中华孔子学会.蜀学研究会在成都揭牌成立
蜀学研究中心致中华孔子学会。蜀学研究会成立的贺信
稿约
商品评价
  • 0%

    好评度

  • 好评(0%)
    中评(0%)
    差评(0%)
  • 全部评价(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 用户晒单(0)
售后保障
售前服务电话:010-62993931
售后服务电话:010-62993931
本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本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运费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
本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标准查询网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厂商,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厂商)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常见问题
下单后可以修改订单吗?

由本网站发货的订单,在订单发货之前可以修改,打开“订单详情”页面,若已经出现物流信息,则表示订单无法修改。

无货商品几天可以到货?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商品的到货时间:若商品页面中,显示“无货”时:商品具体的到货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您可以通过商品页面的“到货通知”功能获得商品到货提醒。

订单如何取消?

如订单处于暂停状态,进入“我的订单"页面,找到要取消的订单,点击“取消订单”按钮,若已经有物流信息,则不能取消订单。

可以开发票吗?

本网站所售商品都是正品行货,均开具正规发票(图书商品用户自由选择是否开发票),发票金额含配送费金额,另有说明的除外。

如何联系商家?

在商品页面右则,您可以看到卖家信息,点击“联系客服”按钮,咨询卖家的在线客服人员,您也可以直接致电。

收到的商品少了/发错了怎么办?

同个订单购买多个商品可能会分为一个以上包裹发出,可能不会同时送达,建议您耐心等待1-2天,如未收到,本网站自营商品可直接联系标准查询网在线客服。

如何申请退货/换货?

登陆网站,进入“我的订单”,点击客户服务下的返修/退换货或商品右则的申请返修/退换货,出现返修及退换货首页,点击“申请”即可操作退换货及返修,提交成功后请耐心等待,由专业的售后工作人员受理您的申请。

退/换货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退货处理周期(不包含检测时间):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7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各支付方式退款时间请点击查阅退款多久可以到账;
换货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 15 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
温馨提示

关闭
您尚未登录

用户登陆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