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纳西文化三类型
纳西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以金沙江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这两部分有着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渊源及文化特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她们都为本民族的文明、兴旺、发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等的差异,在文化发展上,各自之间也呈现出了某些差异。
纳西族素被称为文化较发达、处于较高文化层次的少数民族之一。这是就其总体而言。实际上,这个高层次是由互相有内在联系而又显示多类型、多层次的文化结构所组成。这一状况之形成,除上述原因外,又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社会开放程度紧密相关。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探讨纳西民族文化的内涵、发展类型以及它与社会的开放和封闭之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以及深入地探讨纳西族文化发展的规律,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一、问题的依据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甚至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它也会显示出来。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内部各个部分(或地区)的社会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纳西族社会内部正是如此。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丽江地区已确立了封建地主经济,且已出现了若干资本主义因素,而宁蒗等地的纳西族则尚处于封建领主经济阶段。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带来了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正因为这些不平衡,使纳西族文化呈现出了多层次、多样性。此其一。
史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纳西族属远古时期由西北南迁的氐羌族群的一支(关于此问题,随着近年来地下发掘资料的增多,有的学者提出了对纳西族族源的质疑。“丽江人”的发现表明,早在十万年前,现今纳西族地区已有人类活动着,但他们与当今的纳西族有无必然联系,尚无定论)。古羌遗俗(如火葬、父子连名、祭天等)在纳西人中的保留,说明纳西文化与古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纳西族又与同语族几个民族有着近亲关系,特别是与彝族、白族、普米族相间或相邻而居,历史上有频繁的交往;与同语系(汉藏语系)中的藏族及汉族,更有地域、政治、经济的密切联系。由于受这些民族文化的不同影响,形成了纳西族文化的多元、多层次、多样性。此其二。
在地理分布上,纳西族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态势,绝大部分集中于丽江为中心的金沙江以西地区,少部分则分布于金沙江以东的泸沽湖周围地区。由于交通条件及政治、历史等原因,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开放或封闭的社会环境,并由此而形成文化的多元、多层次、多样性。此其三。
二、纳西文化发展中的三种类型
纳西族文化,是一个由相互有内在联系的几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把它具体归纳为三种类型:(1)吸收了汉文化而形成的纳西文化;(2)吸收了藏文化而形成的纳西文化;(3)固守本民族原有文化的纳西文化(即外来文化掺入不多)。应该说明,这都是相对而言,是就本民族固有文化相对的保守性、排他性或开放性、灵活性而言。由于社会环境处于与外界交流的开放状态,决定了相应的文化的开放性,但无论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怎样韵变革,只要没有发生文化内部结构的根本解体,都将保持自己文化整体上的独立性。不然,就不会存在自己独立的民族文化。同样,由于社会环境处于封闭状态,决定了相应的文化的封闭性,但这也只是与前者的横向比较而言。就其自身的纵向比较,则仍有某种程度的开放。道理很简单,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可能是死水一潭,静止不动,只是改变的大小、快慢不同而已。同时,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它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必定会受到环境的制约,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只是变化的程度不同罢了。
纳西文化的上述三个类型,可分别以丽江坝区、宁蒗永宁、中甸白地为代表。以这三点为圆心,逐层向外扩展。离该类型文化中心愈近,该类型特征愈明显,反之则愈弱,而与之相邻的另一类型的特征又强起来。在一些边缘地区,则出现交叉现象。
(一)丽江型文化
丽江型文化突出的特征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了汉文化较大养分,同时兼受了藏、白文化影响,属于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为三个类型中处于较高层次者。具体表现如(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为止):
生产及经济状况:整个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辅以畜牧业或家庭手工业。在城镇已出现手工业作坊及经商专业户,在县城大研镇还出现了一批商业资本家。其贸易网络远至昆明、重庆、香港、印度及藏区主要城镇,铜器、皮革、纺织等手工业产品亦远销藏区,手工业者中还出现了行会组织。农业生产已实行两熟轮作制,精耕细作,广施农肥,生产力发展水平已接近当地及周围汉族,改变了历史上单季、‘粗作,生产力低下的状况。
住房及建筑艺术:民房吸收了汉、白风格再加以改造,由木楞房改为土木结构的土墙瓦房,并形成了“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布局,门窗、照壁还饰以各种图案。
饮食:吸收汉族主食及菜肴花样,加以地方化,形成米、面食品及“八大碗”、“五碗四盘”、“六碗六盘”等花色品种。
衣饰:普遍使用棉布,间用绸缎。女装样式基本上是由满族服装变化而来,改变了原来以麻织品缝制短衣长裙的传统;男装则从汉装,改变了短衣宽裤(长齐膝盖)的样式。
社会习俗:一家一户的家庭以上是支、族、村寨的组织形式。族由数户或数十户父系血统的血缘亲族组成,共属一个祖先;一个家族中分衍出来的几户血缘近亲组织,组成“支”。它介于家庭和家族之间,共属一个近亲祖先,平常联系较前者紧密。村寨则由集中居住在一起的数户、数十户乃至上百户组成。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的发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集团,其内部联系已较松散,而以地缘为特征的村寨内部。其联系日益紧密和加强。
家庭及婚姻:已牢固确立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父亲在家庭中有绝对权力,并以家长身份处理内外大事。父亲年迈或死亡,由长子继任家长。妇女受歧视,须恪守三从四德,但在经商及农业生产、家庭生活安排等方面,母亲还掌握有相当经济权力。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包办婚,盛行姑表及姨表婚。婚礼大都保留了本民族特点,但在县城汉化程度较大。
丧葬习俗:已改传统的“焚骨不葬”为土葬。丧仪在农村基本保留了本民族特点,但在城区及近郊受汉族影响较明显(如“悬白”、金童玉女祭灵等)。
节日:一年四季节日颇多,纳、汉节日兼杂,如正月大祭天及棒棒会,二月祭三朵、三月龙王会、六月火把节、七月骡马会等民族节日,杂以汉族的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祭灶等节日。
宗教信仰:原普遍信奉自己的民族宗教东巴教,保持了多神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有频繁的祭祀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婚丧、驱鬼东巴诵经活动。道教及佛教传入以后,东巴教独尊的地位下降,但这些外来宗教仍占劣势。总的来说,丽江纳西族(以城区为代表)的宗教观受汉、藏影响,佛、道、喇嘛(藏传佛教中之红教)等教兼容,但不笃信。
文学:分为东巴文学、民间口头文学及作家文学三大部分。东巴文学及民间口头文学是纳西族固有的传统文学,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浇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其开放性;作家文学则是在大量直接接受汉文化以后产生的。总之,纳西族文学是在与各民族文化交流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
艺术:民间音乐大多保持了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面貌,但也出现了单纯以演奏为主的大型古典乐曲“白沙细乐”,以及外来乐曲纳西化的“纳西古乐”。东巴舞保持了古朴的原始面貌,并有规范的舞谱。手工艺品如刺绣、首饰、毛织等,吸收了汉、白、藏族的技术特点,形成自己的传统工艺品。
语言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但已加进不少汉语词汇。东巴文系纳西族独创的象形文字,以其直观粗犷、原始而独具特色。
作者简介:
和钟华,从金沙江大峡谷走出来的纳西族女学者。大学毕业后从事过高等教育、学报编辑等工作。之后从事以纳西族为主的民族文学、民族文化、民族妇女社会性别研究,以及民族社区发展项目的实践与研究。曾担任过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等职务以及若干社会职务。曾先后应邀赴美国、加拿大、泰国、菲律宾、印度、不丹等国进行学术考察。出版过专著6部,编撰学术著作10部,发表论文70余篇、100余万字,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7项,被云南省授予“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老专家称号”。
内容简介:
《和钟华纳西学论集》论文有:《白地神川——东巴文化的圣地》、《东巴象形文字的三个阶段》、《论东巴的发源地》、《东巴文化与东巴文学》、《洛克的东巴圣地之行》。纳西学,就是以纳西族国研究对象的学科。在实践上,它贯穿古今;在空间上,它横跨东西。既包括对纳西族的本体性研究,也包含这种研究本身。它起步于19世纪60年代初,源于西方学者、传教士、军事人员对纳西族地区的游历。
目录:
前言
序
纳西文化三类型
东巴教中的巫文化
祭天即祭祖——纳西族祭天文化质辩
论东巴教的女性岽拜及其演变
纳西族神话的特点
纳西族创世神话与古羌文化——纳西族创世神话研究之一
神话内涵与文化背景——纳西族创世神话研究之二
饶有意味的哲思——谈纳西族的《挽歌》
略谈纳西族长诗中的殉情
再谈纳西族殉情长诗
纳西族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纳西东巴圣地民间文学选》前言
言出肺腑情发心底——谈纳西族古代作家文论
《竹枝词》中的纳两民俗
试论纳西族新文学的崛起
青年作家李寒谷及其创作成就
别忘了这位诗人——和柳
纳西族社会性别观念的演变及其对妇女的影响
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从纳西族妇女谈起
茶马古道与纳西女人
对纳西族摩梭人母系家庭的再认识
当代永宁纳西族摩梭人母系制婚姻家庭的变迁和民族社区发展
中甸县三坝区白地乡纳西族阮可人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学情况调查
“东巴圣地”的文学——白地纳西族民间文学调查
母系?文化与森林——对盛行母系制的两个纳西族摩梭人社区的调查(一)
木质能源的利用及面临的问题——对盛行母系制的两个摩梭社区的调查(二)
妇女与池塘养鱼——云南丽江县寨后下村养鱼业调查
后记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