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第一章 序幕
在西方战役开始之前,法国和英国已经开始尝到长期的绥靖政策所带来的恶果,军备废弛以及对德战略态势的恶化让他们被迫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卷人一场新的欧洲大战。一方面,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后的七年时间里实际上已经几乎摆脱了“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并重新跻身一流强国的行列,而且通过“鲜花战争”、西班牙内战、建立德意轴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波兰战役和北欧战役等一系列军事政治行动,不仅成功增强了国力还大大改善了周边战略形势。另一方面,到1940年初,英法在欧洲的战略态势上事实上处于十分尴尬的“孤立”地位:慕尼黑会议后,法国于20世纪20年代在中东欧苦心经营的“小协约国”事实上已名存实亡;北方的屏障荷比两国鉴于英法此前对盟国屡屡背信弃义而深感失望,只得严守中立;两大潜在的盟友美国和苏联,前者由于自身战备不足和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倾向暂时还对欧洲战局鞭长莫及,而后者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也决定置身事外。
根据法国战略大师薄富尔将军(AndrcBeaufre,1902-1973)的计算,在1935年,福煦元帅(Fcrdinand Foch,185l-1929)原先所构想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至少能够集中280个师来对付德国,包括法国、比利时、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波兰等国的兵力在内,此外还可能加上苏联(110个师)和英国的兵力。但自从轴心国集团组成之后,德国方面获得丁80个师的兵力(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而法国方面也差不多失去了相同的数字。等到捷克斯洛伐克灭亡之后,德国可以展开130个师,另外还可以从其同盟国中获得了5个师的支援,即总数在200个师以上。相反,法国方面却减到200个师以下(包括法国、英国、波兰和罗马尼亚)。薄富尔将军认为再没有比这些数字更能表现德国战略运用的成功了。
德国闪击波兰后,尽管在政治上英法已经开始转向并对德宣战,但它们在军事上的行动却是迟缓和麻木的。一方面,在波兰战役期间,除了草草了事的所谓“萨尔攻势”外,整个西线处于“静坐战”的状态。从波兰战役打响到西方战役爆发之间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西方盟国的军事战略始终处于一种奇怪的混乱状态,有些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叫嚷着远征芬兰来帮助“远房亲戚”的劲头甚至比如何对付在家门口的世仇的兴趣还大。除了在大西洋上尚能闻到一丝硝烟的味道外,在陆地上的“战争”几乎毫无建树。这一点就连他们的对手都能一针见血地看出来。哈尔德将军(FranzHalder,1884-1972)在他的日记里写道:“(联军)没有真想打仗的意图……法国内阁缺乏果敢的气魄。”
……
内容简介:
1940年初夏,300多万装备精良、富有作战经验 的德军跨过西部边境入侵西欧四国,战争开始仅十数 天联军就遭到了灾难性的失败。但由于德军高层指挥 失误,英法联军的决死抵抗,英国海军的强大及其它 因素,英国动员全国之力只用了九天时间就从德军的 重重包围之中从敦刻尔克撤出了33万余人的部队,创 造了战争史上空前的“敦刻尔克奇迹”,为日后的大 反攻奠定了基础。
《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奇迹般的撤退·敦刻尔克战役》以二战史上著名的“停止前进”命令和 “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主线,利用丰富的史料,以图 并茂的形式,具体生动地讲述了这场改变二战进程的 关键性战役。
目录:
第一章 序幕
最后的华尔兹
从比利时后撤
奔向海峡
第二章 西方攻势前的联军
英国陆军
法国陆军
第三章 隐藏的危险——从拉昂到阿拉斯
德军的隐忧
联军的反击计划
上校的逆袭
阿拉斯危机
第四章 兵临城下
布洛涅之战
加来保卫战
里尔争夺战
命悬一线
第五章 “停止前进”命令之谜
“停止前进”命令的下达
“停止前进”命令下达的主要原因
神话?笑话?——下达“停止前进”命令的其他因素
一家之言——笔者的观点
第六章 敦刻尔克大撤退
前奏
一线生机
绝望的挣扎——阿布维尔反击战
撤退的准备
德军的围剿计划
九日奇迹
悲剧的落幕:6月4日 星期二
第七章 撤退的小结和相关统计
撤退人数和舰船损失统计
交战双方伤亡及损失统计
第八章 黑暗篇章:拉帕拉迪斯和沃尔穆特大屠杀
拉帕拉迪斯惨案
沃尔穆特大屠杀
第九章 敦刻尔克战役的思考
关于敦刻尔克战役成败的问题
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
敦刻尔克战役的终极猜想兼论其意义和影响
蝴蝶效应——敦刻尔克战役的另一种结局
第十章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