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鲁迅是一种力量》: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宗教占有重要地位,发生了或还在发生着重大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应进行具体分析。早年鲁迅较多地从积极方面看待宗教。就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来说,在中世纪欧洲,曾成了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并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都置于基督教神学控制之下,对广大人民和进步科学家进行残酷的迫害。鲁迅也看到了这一点。在“科学史教篇”中就说到宗教统治如何阻碍、窒息科学的发展。但他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宗教又对人们陶冶思想、涤荡精神起过很大的作用。他说:“盖中世宗教暴起,压抑科学,事或足以震惊,而社会精神,乃于此不无洗涤,熏染陶冶,亦胎嘉葩。二千年来,其色益显。”他还以德国宗教革命的马丁·路德,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领导英国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克伦威尔以及诗人弥尔顿、历史学家卡莱尔等,作为这种“嘉葩”的代表。鲁迅甚至以为,有了如此显著的成果,“以偿沮遏科学之失,绰然有余裕也”。我们说,不仅基督教,所有宗教的教义、教规以及所宣扬的一切,都是为了毒害人民群众的意识,泯灭他们的反抗斗争精神,使他们俯首听命,以有利于维护反动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这种“熏染”,其实是麻醉,是戕贼。鲁迅早期的这种认识是偏颇的。
可见,鲁迅早年对宗教基本持肯定态度,或者说看重了自己所认为的它的积极方面,而这又同他当时业已萌生且正在深入探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有着相通之处。
鲁迅在日本改变医学救国的初衷后,便把重点放在改造国民性这个不少先进的中国人所注目的问题上。他认为,要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改造社会弊端,必须从改变人们精神面貌、振作人心,即改造国民性做起;这就要强调个性解放,“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既然认为宗教对于熏染人们思想有着如此宏大的力量,在奋发踔厉地投人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以改变人们精神面貌为职志的鲁迅那里,留意、重视宗教,应该说是关于改造国民性观点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鲁迅看来,宗教之所以对于改变人们思想有裨益,主要由于它依靠的是信仰(“人心必有所冯依,非信无以立,宗教之作,不可已矣”)。教徒对所崇奉的宗教极度笃信,对教规恪守不渝,就因为它有坚定的信仰。鲁迅十分推崇信仰,认为这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而许多中国人,尤其是那些“精神窒塞,惟肤薄之功利是尚,躯壳虽存,灵觉且失”的“浇季士夫”,却毫无信仰、节操可言。鲁迅所期望的有信仰的是怎样一种人呢?他的解释是:“不和众嚣,独具我见”,“洞瞩幽隐,评骘文明,弗与妄惑者同其是非,惟向所信是诣,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有从者则任其来,假其投以笑骂,使之孤立于世,亦无慑也。”鲁迅认为,这样的人多了,“则庶几烛幽暗以天光,发国人之内曜,人各有己,不随风波,而中国亦以立。”在当时国民尚未觉醒的寂寞时代,鲁迅大声疾呼人们确立革命信仰和远大理想,为争取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胜利而斗争,是有积极意义的。
……
内容简介:
《鲁迅是一种力量》收录作者郑欣淼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鲁迅研究的各类文章,拟分三辑:第一辑,收录从20世纪80年代以至21世纪前10年的论文、讲演,时间跨度几近40年;第二辑,为进入21世纪以来结合有关鲁迅活动的讲话、访谈;第三辑,找到的几篇写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的短文,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未做改动,既是历史见证,亦为自己鲁研路上的学步记录。另有一些其他文章,还有关于鲁迅的诗歌等。
目录:
代序 被照亮的遗迹
一 论文、演讲
略论鲁迅杂文的题目
鲁迅宗教观初探
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鲁迅的文化观与改造国民性思想
鲁迅与佛学
鲁迅与野史
鲁迅与基督教
鲁迅与佛教造像
鲁迅论“三教合流
论中国人的神灵观
鲁迅论面子文化
吴冠中与鲁迅的世界
鲁迅与麦绥莱勒
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化建设
认识鲁迅学习鲁迅
二 讲话、访谈
鲁迅研究二十年
鲁迅的起点
鲁迅的方向仍然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跨文化对话中的鲁迅
鲁迅是一种力量
鲁迅与青年
藤野先生的铜像
鲁迅的读书生活
鲁迅与书法
我读鲁迅
我与鲁迅的缘分
关于鲁迅知识结构的随想
三 短文、其他
将来与现在
以“脊梁”自励“将彼俘来
鲁迅的悼怀之作
鲁迅的两个书单
鲁迅的多疑
谒鲁迅墓
撰写《鲁迅与宗教文化》完稿,自题
读鲁杂感六首
鲁迅的时代解读
外不后世界思潮内弗失固有血脉
为青年荐书寄语
致纪念鲁迅定居上海八十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的贺信
将鲁迅诞辰日九月二十五日定为“中国读书日”的建议
喜获一九三六年《中流》杂志“哀悼鲁迅先生专号”
推荐《<朝花夕拾>导读》
跋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