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刑事诉讼法(第2版)》:
一、辩护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辩护制度,是法律规定的关于辩护权、辩护种类、辩护方式、辩护人的范围、辩护人的责任、辩护人的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一宪法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和保障,是现代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辩护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刑事诉讼程序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近代辩护制度,特别是律师辩护制度,是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司法制度特别是它的诉讼制度斗争的成果。17、18世纪,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如英国的洛克和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等,倡导“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等民主思想,提出用辩论式诉讼代替纠问式诉讼,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是诉讼主体,有权为自己辩护并有权聘请律师或其他公民为自己辩护。英国平均主义派领袖李尔本在他的《人民约法》一书中,明确主张被告人应有权辩护或请别人协助辩护。由于罗马法的许多规定适合资产阶级的需要,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参照罗马法的规定,相继规定了律师辩护制度。1679年《英国人身保护法》明文规定了诉讼中的辩论原则,并承认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1791年《美国联邦宪法》第6条修正案规定,在一切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权“以强制手段取得对于本人有利的证据,并受辩护人之助”。1808年《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即《拿破仑刑事诉讼法》)系统地规定了诉讼中的辩论原则和律师辩护制度,明确了辩护权是法律赋予被告人针对指控进行辩解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权利。它是专属于被告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诉讼权利,被告人在认为必要时可以委托律师行使辩护权,为自己提供法律帮助。于是,律师辩护制度迅速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律师辩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保护被告人的辩护权向来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1954年《宪法》将“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规定为宪法原则。为贯彻这一宪法原则,《人民法院组织法》第8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被告人除自己进行辩护外,有权委托律师为他辩护,可以由人民团体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或者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为他辩护,可以由被告人的近亲属、监护人为他辩护。人民法院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指定辩护人为他辩护。”可见,辩护人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建立人民律师制度,实行律师辩护,被正式提上了法制建设日程。
然而,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思想路线的干扰、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受到严重破坏,刚刚建立起来的律师制度遭到夭折,被告人的辩护权受到限制甚至被剥夺,造成了严重后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加强民主与法制的方针的指引下,开始恢复与重建律师制度。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不但规定了被告人的辩护权,对律师辩护制度也给予了法律保障。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律师暂行条例》,这一条例的颁布实施成为我国律师辩护制度进入新时期的重要里程碑。
……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法(第2版)》是“法学专业简明教程”之一种。
《刑事诉讼法(第2版)》在尽量保持首版教材风格的基础上,依据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以及新的相关司法解释和学界观点,对首版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刑事诉讼法(第2版)》以法学专业本科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内容涉及刑事诉讼法学概述、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刑事证据、刑事强制措施、审前程序(立案程序、侦查程序、提起公诉程序)、审判程序(概述、一审审判程序、第二审审判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刑事执行程序、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刑事赔偿程序、公诉案件和解程序、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和强制医疗程序等。全书很好地体现了原理与案例的结合、问题与主义的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体例上,各章以“引例”导出本章重点内容,列明“重要知识点”,章末则列出“思考题”。同时,《刑事诉讼法(第2版)》还采用二维码技术添加了“引例参考答案”和“自测习题及参考答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目录: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学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任务和价值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主体、客体和职能
第二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职权原则
第二节 独立行使司法权原则
第三节 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原则
第四节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第五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第六节 公民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
第七节 法律监督原则
第八节 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第九节 罪从判定原则
第十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原则
第十一节 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第十二节 国家主权原则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
第一节 辩护制度
第二节 刑事代理制度
第三节 刑事回避制度
第四节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第五节 刑事管辖制度
第六节 刑事期间和送达制度
第四章 刑事证据
第一节 证据种类
第二节 证据分类
第三节 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四节 诉讼证明
第五章 刑事强制措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拘传的适用
第三节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
第四节 拘留的适用
第五节 逮捕的适用
第六节 扭送和传唤
第六章 立案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立案的根据
第三节 立案条件
第四节 立案程序与立案监督
第七章 侦查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三节 询问证人和被害人
第四节 勘验、检查
第五节 搜查
第六节 查封、扣押物证、书证
第七节 鉴定与辨认
第八节 通缉
第九节 技术侦查
第十节 侦查终结
第十一节 检察机关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第十二节 补充侦查
第八章 提起公诉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审查起诉
第三节 不起诉
第四节 提起公诉
第五节 出庭支持公诉
第九章 审判程序概述
第一节 审判的任务
第二节 审判的原则和制度
第三节 审判组织
第四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十章 第一审审判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第三节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第四节 简易程序
第十一章 第二审审判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和程序
第十二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三节 “死缓”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十三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任务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第十四章 刑事执行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各种刑事判决的执行
第三节 刑事执行的变更
第四节 刑事执行的监督
第十五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方针和原则
第三节 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
第十六章 刑事赔偿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刑事赔偿范围
第三节 刑事赔偿程序
第十七章 公诉案件和解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刑事和解程序
第十八章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
第三节 违法所得没收的具体程序
第十九章 强制医疗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强制医疗程序
后记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