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缺乏管理全国的经验,对于这些私营新闻机构也没有形成明确的政策思路。最初只是根据公私兼顾的原则,在经济上予以扶持,这实际上还只是一种从外部施加影响力的权宜之策。1949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电报:“私营报纸及公私合营报纸,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要,故应有条件予以扶助。”该电报还明确指示华东局宣传部要扶助《大公报》,“拨给适当数目纸张,作为公股投入该报”。②根据这一精神,各大城市均采取了一些措施,改善私营报纸的处境。1950年,中共决定采取公私合营等措施,对私营报纸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0年7月,《大公报》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并在报社内建立中共党组。《大公报》公私合营后,根据当时新闻总署的指示,既不正式对外宣布,也不故意否认。接着,《文汇报》《新民晚报》也先后实行了公私合营,在经济上除保留私股外,由政府予以适当的投资或贷款作为公股,以扶持报纸发展。至1953年,私营报纸除停办外,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此后,人民政府又逐渐退还私股,进一步将公私合营报纸改造成公营报纸。③
改造私营广播电台的情况也与私营报纸基本相同。至1953年,全国各大城市的私营广播电台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后又并人当地国营广播电台。④经过对私营报社及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新闻领域建立了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各地省委、市委机关报系统,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首的各省市人民广播电台系统。
(3)对电影业的公有制改造。民国时期,中国电影业主要集中在上海。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电影机构,除“东北影片经理公司”“华北影片经理公司”“华东影片经理公司”三家国营电影公司外,还有7家民办私营电影厂,即文华影业公司、昆仑影业公司、国泰影业公司、大同影业公司、大中华影业公司、大光明影业公司、华光影业公司,这些民营电影机构几乎全部集中在上海。①此外还有1950年3月成立的公私合营的长江电影制片厂。
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电影是大众化消费产品,受众广泛。随着人民解放军先后解放东北、华北、中原和中南、西南地区,地方政府也按照公共制的原则组建了一批公有制的电影放映发行公司,开始了电影行业的公有制科层管理体制的探索和实践。
1949年3月1日,东北影片经理公司在沈阳成立,其后又分别在沈阳、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牡丹江设立办事处,在锦州、佳木斯、安东、吉林设立发行站,并设立驻朝鲜代表处,这本质上是一种科层官僚体制。1949年5月15日,华北影片经理公司在北平成立,相继在山西、内蒙古、张家口、石家庄、唐山等地设发行代表。1949年9月15日,中共在接管国民党党办的中央电影企业有限公司业务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华东影片经理公司,下设上海、南京、杭州、济南、福州、南昌、合肥办事处。1950年1月15日,西北影片经理公司在西安成立。1950年2月1日,西南影片经理公司在重庆成立,下设四川、云南两省办事处和贵州省发行站。1950年3月1日,中南影片经理公司在汉口成立,下设湖南、江西、河南办事处。
……
作者简介:
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政府特殊津贴享规范化共和国哈哈哈共和国和韩国国会受者。 1962年毕业回国分配在中科院电子所七室从事水声专业研究工作。 1964年中科院声学所成立,转入声学所继续从事水声研究工作。 1984年至1986年曾返回列宁格勒电工学院学习进修两年。 1986年提升为副研究员。 1993年提升为研究员。
内容简介:
本文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进行讲述和概括,文化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在整个中国文化体制生发、定型、演进以及改革变迁的过程中,文化体制改革战略地位得到明显提升,改革力量不断凝聚,多种改革策略和技术性方案得到有益尝试,支撑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交流等文化行业领域的繁荣发展。改革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同时改革不到位也制约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步伐。总结过去四十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可以发现,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取得了不俗成绩,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教训,同时我们的改革仍然在路上,改革仍需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目录: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文化体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化体制的历史来源与定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化体制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化体制的历史价值
第二章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1978~1991年)
一、拨乱反正与文化事业的恢复
二、文化机构的“试错性”改革探索
三、文化事业体制的宏观结构调整与分类改革
四、文化市场的兴起与文化产业属性的初显
第三章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1992~2002年)
一、市场化改革方向的确立与探索
二、文化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调整
三、文化行业的集团化与资本化
四、体制外增量的改革发展
第四章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加速阶段(2003~2012年)
一、事业与产业的分途发展
二、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实施
三、文化创新战略的实施与文化强国战略的确立
第五章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
一、从“文化管理”到“文化治理”
二、建立和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三、大部制改革与文化机构改革创新
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六章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与趋势展望
一、四十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判断
二、四十年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三、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