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问当年张绪,绿鬓可长留”——青少年时代
张伯驹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二十二日,家居河南省项城市闫楼村,距项城县城仅三里之距。
张伯驹谱名家骐,字伯驹,后即以字行。初号冻云楼主,而立后改号丛碧,别署好好先生、展春主人、春游主人、重瞳乡人等。
张伯驹出身贵胄门第、世代书香之家,也有人谓为钟鸣鼎食之家。其生父张锦芳(1872—1942),字纲庵,晚清禀生,民国二年(1913年)任众议院议员、政事堂存记、道尹等职。张锦芳的诗作造诣很高,曾经在天津和许多名人唱和,其中《项城八景》颇为出色,有“珠帘雾卷朝来雨,画栋云飞夕照天”“红雨乱飘岳寺树,绿荫密布野云亭”等句,气势不凡,有诗集《修竹斋引玉咏》传世。这一切都对张伯驹问学诗词产生了影响。张锦芳后来辞职返项城故乡居住。他热心公益,服务乡里,深受众望,可谓更多地承继了其书香家风,言行更接近清流人物。
张伯驹6岁时被出继于张锦芳的兄长张镇芳。张镇芳(1863—1933),字馨庵,号芝圃。1892年考取进士,时年29岁。最初被分到户部,做六品京官。1901年被恩赏为四品衔,仍在农曹任职。1901年,李鸿章去世,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一品),张镇芳开始腾达。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其忠于职守,思虑缜密,且长于财务综核,业绩显著,另一方面也与张镇芳的姐姐嫁给袁世凯的二哥袁世敦有关(诸多作者皆云是嫁给袁的大哥袁世昌,实为错误,特此纠正)。然而,张镇芳之所以受到袁世凯的依赖和器重,平心而论,并非全因姻亲之故。袁世凯的重要幕僚张一麟曾云,袁世凯“所用无私人,族戚来求食者,悉以己俸给月廪,不假事权”。
张镇芳在任长芦盐运使期间,驱逐了俄、法、日等国的侵犯,理顺了天津长芦盐场的体制,拓展了规模。长芦盐场至今仍为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实为张镇芳当年所奠定的基础。
在任直隶总督期间,张镇芳还同英国谈判,把英国人独霸的开滦煤矿改为中西合办。这个联办合同可谓是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外合资合同之一。接着,张镇芳调任河南都督,又参照开滦煤矿的办法,将英国人独占的卫辉煤矿改制为中英合资。辞去河南总督之职回京之后,张镇芳创办了盐业银行,该行成为我国北方第一家商业银行。这些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值得大书一笔。
张镇芳不仅是一个官僚,还是一位进士出身的诗人,他曾亲手誊写,整理过自己的诗集《张镇芳诗抄》。他的诗,有些诗句古朴淡雅,潇洒流逸,兼有理致,读起来饶有情趣,如“读史须如牛角挂,留名应似豹皮存”“节近端阳怀屈子,离骚读罢不成眠”“小楼独坐酌清樽,风卷帘栊雨打门”等。他曾与友人结成丽泽诗社,有人评说他的诗“志和音雅”。
在近代史的研究中,张镇芳这个人物一直没有引起学者的重视,只是由于其曾参与张勋复辟,便把他一生当作一个反动政客,对于他的政治作为和人品作了贬低和歪曲。
关于这一点,著名高级法官、学者、诗人寓真先生曾在《张伯驹身世钩沉》一书中说道:“其实张镇芳是一个真正的儒士。纵观他一生行藏,显然深受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儒家思想熏染,在云翻雨覆的政治舞台上,他一直在寻求着合乎忠信礼仪的道德规范的人生归宿。张伯驹的学习成长,以至成家立业,无不受到张镇芳的深刻影响。伯驹对于张镇芳的一生事业,以及其人格器识和政治态度,都是完全赞成和非常之崇敬的。”
张伯驹出身于官宦之家,但他成年后却看不惯上层社会的卑鄙龌龊,其字之所以取“丛碧”,是否就含有向往清灵、高远,不染凡尘的意思呢?张伯驹还有一个别号“重瞳乡人”。且说这“重瞳乡人”之号与项城的地理、历史有关。张伯驹曾自书一联云:“地属魏吴分两翼,乡因舜羽号重瞳。”“地属魏吴”是指项城西周时称项国,春秋时被鲁国所灭,后属楚国,三国时又属魏地,东魏时改为秣陵,后又改为项城县。项城县政府驻地于1953年迁到项城县水寨镇,项城县城就称为老城。2000年,老城又改称秣陵镇,恢复了历史的旧称。项城县则于1993年撤县设市,称项城市,张伯驹的家乡也可称为项城市秣陵镇闫楼村。
P3-5
作者简介:
张恩岭,河南省项城市秣陵镇人。1981年毕业于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副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周口市文学评论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张伯驹生平和词作研究,编著有《张伯驹传》《张伯驹词传》《张伯驹词说》《张伯驹先生追思集》等。
自1999年起,陆续发表古典诗词赏析、文学评论等方面的文章,结集有《张伯驹词赏析》《高梅阁诗赏析》《逸园诗选赏析》《艺廊赏珠》《书香一叶》等。
内容简介:
以人生注解词作,以词作注解人生。
张伯驹词作纯美朴直、真情充溢,词如其人,信而可征。张恩岭著的这本《张伯驹词传》以张伯驹词作为主线,描绘张伯驹词家风貌,展现张伯驹词作之美。本书以真挚细腻的笔触,将张伯驹人生之旅与经典词作融于一体,娓娓道来其春夏秋冬,浓墨重彩其生命风景。
目录:
卷首语
第一章 “五陵年少”“骏马貂裘” (1898-1937)
一 “问当年张绪,绿鬓可长留”
二 “忆长安春夜骋豪游”
三 “眼前有景道不得,能道得便是好词”
四 “洹上起寒云,词坛两俊人”
五 “妃弹塞上曲”“潘步掌中轻”
第二章 “红毹纪梦”“烟云过眼” (1932-1945)
一 “惊人一曲空城计,直到高天五尺峰”
二 “烟云过眼”“垂杨飞絮”
三 “看江流石在,寒滩犹咽孤城”
第三章 “万紫千红”“一庭新绿”(1946-1955)
一 “繁华几日,便说到西风消息”
二 “交期论,在形骸外,心酒同倾”
三 “词一叠,酒三巡,这时未醉已销魂”
第四章 “泪帕啼笺”“绵绵长恨” (1956-1965)
一 “啼笑皆非马思远,中州断送老词人”
二 “万里边关鸡塞远”“一重关似百重关”
三 “边塞十年冰雪里,牡丹江上吊词皇”
四 “白眼看人世,梁孟曰随肩”
五 “寂寞词林千载后,当年漱玉而今又”
第五章 “泡影电光”“铩羽而归” (1966-1975)
一 “泡影电光七十年,回头万事梦中看”
二 “西来秋色今如昔,不见五陵气郁苍”
三 “生也有涯乐有余,花明柳暗识长途”
第六章 “残照金台”“随缘断续” (1973-1975)
一 “老年人在雾中行,杏花时节又清明”
二 “问是无名是有名,身非白玉琢难成”
三 “寻旧梦,赏新秋,浮云过眼意悠悠”
四 “老夫越老越精神,工夫原是不亏人”
五 “铜驼巷口夕阳斜,旧地重来换物华”
第七章 “歌舞全体”“尘寰永隔” (1976-1982)
一 “银锭桥西宅不宽,黄花红叶耐霜寒”
二 “珠玑信手碧丛丛,翰墨随心字字工”
三 “树木新栽休斧伐,青山常在有柴烧”
四 “一病翻思知万事,余情未可了前缘”
附录
张伯驹的遗产 孙郁
张伯驹生平简表
好评度